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中国教师
治教之道:积极期待真诚赞赏
2001-10-09    谢凤兰

字体大小:

    “心理健康是成功的基石”这句话,不但在个人成功的道路上有明显的体现,在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源于它拥有良好的健康的集体心理品质。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充满关心,充满爱,对集体有一份强烈的责任感。班主任作为班级之魂,更应该有健康的心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真诚地爱每一个孩子,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支柱。这是我在近30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点体会。

  积极期待是学生改变自我的动力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我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以积极期待的心态,热情的语言,肯定每一个孩子的良好行为和情感,使他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并学会肯定自我,为他们创造行为转化的条件。

  我班学生小K因父母离异,性格孤僻;小D性格内向,什么活动都躲在后面。为了让他们和班集体一齐进步,我开展了“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的活动,并改革了班级干部选举制,竞选上岗。选举前,我给小K、小D鼓劲、打气,结果小D当选班长,小K被选为组长。小D值日那天,很早来到学校,我向他投去期望的目光,示意“大胆干,你能行!”他开窗、扫地,然后组织大家交作业、吃早餐,我小声赞扬他:“你干得好极了!”他听了,劲儿越来越足。小K的组长工作干得也很认真,得到大家表扬。两位家长告诉我,孩子从来没有这样兴奋过。

  对“特殊”学生,教师更要睁大眼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不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期待。积极的期待,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为他们创设了发挥潜能、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干中锻炼了胆识,培养了能力,体验到“我能行”的愉悦,也为形成健康的集体心理品质奠定了基础。

  真诚赞赏是学生获得成功的源泉赞赏能创造奇迹。《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一书中说:“每一个人都喜欢被戴高帽、说好话……身为成人的父母、师长,假如能设身处地为孩子想想,当你整日被人批评指教,何等难堪!何况只是稚嫩孩童。因此一般人,特别是孩子,对于旁人给予肯定的评价和令人鼓舞的重视,都会心中暗喜,表现得更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可以说这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潜能的根本动力。人生如果得不到这种需求就会像得不到阳光的庄稼一样枯萎。

  我班学生小A上课玩东西,和前后桌说话,一节课能听上5分钟的课就不错了。父母工作忙,急了就打一顿。我运用“正强化”原理,发现他有一点儿进步,就及时赞赏。当他没搞小动作认真听讲,我便向他微笑,或摸摸他的头;当他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写作业字迹工整,我立即奖励小红花。天长日久,他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形成了习惯。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许多同学就是在“正强化”原理的赞许和认可中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了成就感,在塑造良好行为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也说明,如果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肯定人的价值,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我们的孩子就能在激励中健康、快乐、主动地发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