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中国教师
椰乡“教育迷”――记海南省文昌市教育局长薛英炳
2001-08-27    刘见

字体大小:

  前不久,薛英炳当选海南省优秀教育局长的消息,在椰林茂密的文昌市不胫而走。

  “老薛过去是个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的镇委书记,没想到‘外行’这么快就变成‘内行’了。”

  “这个‘教育迷’真行啊!”在有着优良的尊师重教传统的文昌市,当地百姓赞不绝口地称赞着。

  1996年3月,45岁的薛英炳,走上了文昌市教育局局长的岗位。“他行吗?一天讲台都没站过,能搞好全市的教育工作吗?”不少人在心里对他打着问号。

  文昌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教育之乡,对这里的百姓来说,生活中最高兴的事就是孩子读书了。在乡镇摸爬滚打了近10年的薛英炳,曾率先建起全省第一个乡镇教师村,因重视教育,还荣获过“海南省尊师重教模范”称号。但现在要当教育局长,他还是感到了肩头担子的分量。

  的确,从农业管理到教育管理是个充满挑战的跨度!薛英炳从学生做起。他走进学校,向校长们取经,向教师求教。文昌市第二小学校长林诗联是当地教育界的前辈,提起薛英炳,他感慨万千地说:“这是个想实事、干实事的人。”

  文昌市潭牛镇广智小学,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乡村小学。因年久失修,教室早已摇摇晃晃,附近的百姓看着这破落的校舍,心寒不已。

  薛英炳决定从这所全学区倒数第一的学校抓起。他走村串户,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他还把当地镇委、镇政府的领导,学校老师和周围的老百姓组织起来,带他们去参观树绿花红的“逸夫小学”,并带头为广智小学的重建拿出了第一笔捐款。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市教育局拨3万元,镇政府出两万元,当地的老百姓和附近村庄在海外的华侨,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998年,一幢崭新的教学楼落成了。

  一天晚上,下着大雨,潭牛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黄良丰突然接到薛英炳的电话,说他已来到广智小学。当黄良丰匆忙赶到那儿时,发现薛英炳撑着伞,在学校准备建围墙的地方看来看去。这天晚上,薛英炳在雨中围着学校不知走了多少圈,他心里想着,怎样才能把围墙设计得科学、实用而又美观大方。站在他身旁的黄良丰,深为眼前这位年近半百的局长,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劲感动不已。

  1999年,曾是全学区最差的广智小学,成为全学区第一个荣获海南省校容校貌一等奖的学校。如今,全市已有47所中小学校被评为海南省校容校貌先进学校,高居全省前列。

  作为教育局的“当家人”,薜英炳紧紧把握住“依法治教”的航舵,坚持大力宣传《教育法》,使“两基”工作深入到每个老百姓的心坎上。在全市农村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活动中,他抓住时机,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将学校土地确权工作作为该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文昌市政府关于结合第二轮土地承包做好中小学校土地确权的通知》。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全市有80%以上的中小学校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学校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近3年来,文昌市教育事业欣欣向荣,通过征收教育费附加,发动华侨及社会各界捐助等形式,先后集资13432.8万元,新建改建校舍8.51万平方米,新建教师住房7.28万平方米,科学馆8座,共1.2万平方米,购置电脑1050台,安装卫星电视教育台地面接收站105个,1756名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文昌市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殊荣,市教育局多次被评为“海南省文明单位”、“海南省儿童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校园校貌建设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该市还被确定为“全国电化教育综合实验市”。

  人常说,爱心可以创造奇迹。从零开始做起的椰乡“教育迷”薛英炳,在短短5年间,不仅从一个教育“外行”变成了“内行”,而且还多次被评为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两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最近,他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海南省先进工作者”、“海南省优秀教育局长”、“文昌市十佳公仆”等光荣称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