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传道、授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
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传授是最普遍、最传统的,也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中国教育方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习很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入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中国最需要的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很显然,只会考试的人是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
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两大重要内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开创性地学习,并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到美国访问,在谈论对美国教育的看法时很直率地对美国人说:“你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美国人问道:“先生,请允许我叫一个学生,来考一考如何?”于是美方找来了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顾教授当场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叫珠算吗?”学生回答:“我不知道。”说完后,小学生马上坐在计算机前检索。“哒、哒、哒”随着键盘的敲击声,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什么是珠算、珠算的历史、珠算的运用等问题的说明。
这件事引起教授的思考,其实也值得我们大家思考。正如北京大学附中校长赵钰林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评价那样:“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两强两弱的现象。我们的基础知识比较强,考试能力比较强;但是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弱项恰恰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4月1日《中国教育报》“教师应是‘自来水’”一文中,把教与学比作一桶水和一瓢水,并推而广之,“教师必须应是自来水。”笔者则认为,水再多,也不外乎教与学的灌输关系,只不过是量的大小。教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并不断地去探索水源,发现源泉,这才是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真正成功,才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实质。
“授人以鱼”只能使人受用一时;只有“授人以渔”才能使人受用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