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任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我崇拜莱辛的这一充满哲理的名言,并把它当作座右铭。我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我要把获取真理的能力交给他们。??摘自宋君教学日记
2000年底,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宋君教育思想”讲习观摩会在济南历城宾馆礼堂举行。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提前退场。宋君用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故事,串起了原本有些深奥和晦涩的教育思想。
一开场,宋君便说,乐学,是学生勤奋学习的必要条件,做老师的则要“顺木之天性”。而使她最初领悟到这一点的,是接受语文教改任务不久前的“玻璃球”事件。
一切从“玻璃球”说起
一段时间,学校掀起了一阵“弹玻璃球热”,学校特意召开了会议,并下了禁令。但宋君班里的一名留级生却还是偷偷弹。因为入迷,不但上课“魂不附体”,作业丢三落四,放学后还不按时回家。父亲知道后,把他痛打一顿。然而,这番皮肉之苦却只发挥了两天作用,到了第三天,他又弹起了玻璃球。下午放学前,为了不让父亲发现,他把玻璃球埋在了树下,正好被宋君看见了。宋君问他:“玩球时,你就不想想被爸爸知道了还要挨打吗?”他天真地说:“我看见玻璃球,手就发痒,什么都忘了,只有在玩完了往家走时,才感到害怕。”
宋君说,这件事引起了她的全面反思:如果学生对要做的事情有了兴趣,所产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对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兴趣的作用更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学生的视角想问题、看问题,才能了解学生,开启其情感的闸门,使他们乐学。就这样,宋君开始了探索,并逐渐总结出她的第一条教育思想:
“顺木之天性,激情启疑使之乐学。”
下雨了,就去“写”雨
宋君说,当学生对一件事产生兴趣时,做老师的不但要善解学生的心意,还要因势利导,趁兴激情。要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有一天刚刚上课,久旱的青岛忽然天色变暗,下起雨来,学生们都不住地扭头向窗外看。宋君当即决定,把这节课临时改成观察写作课。“同学们,你们一定很想出去观察这好久未见的雨景吧!我理解大家爱雨的心情,因为老师也想出去听听雨声、看看雨景,现在我们就出去赏雨好吗?”
学生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三五成群来到走廊上,边看边指手画脚小声议论,个个眉飞色舞。10分钟后,学生们回到教室。宋君布置了作文题目《久旱喜降雨》,没有人觉得困难,30分钟后,一篇篇二三百字的小短文交到了她的面前。检查的结果是,学生们有的从近到远、有的从远到近、有的从上到下,有的则从声音到形象,描写的雨景虽各不相同,却都生动、细致。“有感”才会“动情”,宋君感慨道,这种最适时的训练,对于激发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欲望,培养他们的作文能力,无疑是事半功倍的。这样的机会,就看教师能不能把握了。
东北虎有几个脚趾
在上《松鼠》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她带学生们去了动物园,并布置了一个作业:“根据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特点,编一个谜语,看看别的同学能不能一听就能猜出它是哪种动物。”在随后的课堂上,一名男生站了起来,“样子很像猫,不过比猫大,尾巴像钢鞭,‘王’字额头挂,四脚长脚趾,每只四个整。”话音刚落,许多同学一起喊“东北虎”。一名女生却反驳道:“不对,东北虎每只脚有五个脚趾,不是四个。”“不对,是四个脚趾!”“是五个!”就这样,两派同学互不相让,他们都认为自己观察的结果是正确的。宋君没有轻易表态,她想,这不正是组织学生带着疑问再去观察的最好时机吗?于是对学生们说:“东北虎究竟有几个脚趾,明天我们再去动物园观察。”
第二天下午,东北虎的笼子周围,围满了宋君班的学生。过了一会儿,学生们一个个像凯旋的战士一样向宋君汇报:“宋老师,东北虎有五个脚趾!”“东北虎的拇指窝在下面,我们没发现。”尽管那些说“四个”的学生不好意思了,但从此,他们的观察兴致却浓厚了。
回忆到这里,宋君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必须首先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改变学生总是围绕教师、书本转以及迷信权威、老师,不善动脑筋的惰性和习惯,启发、鼓励、发展其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成才的能力。
还是《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好
在宋君的课堂上有一条特殊的规定,不管有没有外人听课,有了疑问,学生可以随时发问。“学生‘乐学’了,还得让他们‘善学’,这不只是学会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质疑。”宋君这样描述了自己的第二条教育思想:“寻本而求源??导思育能使之善学。”
在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一名学生站了起来,“十万支箭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而不是借来的,所以我认为题目应该改为《草船骗箭》。”刚说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便争了起来。宋君意识到,这正是抓新旧知识联系进行解疑的好时机,于是她问:“诸葛亮用草船借来的箭,后来又干什么用了?”同学们立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说:“我们曾学过《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在赤壁大战中,周瑜率兵把诸葛亮从曹操那里“借”来的十万支箭全部射向曹军,如数还给了曹操,所以还是《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好。”
宋君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有的放矢,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学生把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做不仅能优化学习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青岛市市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张欣说,“五字教学法”的可贵之处就是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通过“顺、激、启、导”把学习变成了学生的“乐事”,因为“乐学”,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因为“善学”,学生自主地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育”的目的。教师在运用“五字教学法”时,会更加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张欣从多年对“五字教学法”实践的体验中,感悟到这正是该教学法不同寻常之处。
“五字教学法”的最后一个字是“育 。育,就是“能力的培育”。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其在不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这就是“五字教学法”的最终目标。
有着30余年教育教学实践的宋君说:“我搞教改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培养几个尖子,而是要使全体学生的能力得到整体发展。”
宋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就是用这套教学法连续数年带毕业班,成绩都是全区第一名。甚至连一个别的老师都不愿带的差班,她也只用一年的时间,便让这个班的成绩跃升为全区第一。
宋君简介宋君,女,1946年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六至九届人大代表。现任青岛市市北区教育体育委员会主任。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小学教育名家、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首届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两次进京,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宋君1965年参加教育工作,在青岛普集路小学任教。1979年开始承担区、市、省级语文教改实验任务。1991年至今历任青岛市北区教育局副局长、局长、教体委主任,并继续指导、带领全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宋君20多年来创造性的探索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引起了小学语文界的巨大关注,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社会认可。2000年,“宋君五字教学法”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教学法。同年,山东省教科所在济南举行了“宋君教学思想讲习观摩会”,并开始在山东全面推广她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五字教学法”实验大事记
①1978年?1983年该教学法进行初期实验,并开始作为省、市教改实验课题。
②1985年?1990年进行为期五年的深化教学改革实验。
③1991年至今,在全区小学中全面进行教改实验。
④1995年11月青岛市北区举行了“宋君教学思想研讨会”。
⑤1996年5月青岛市举行了“宋君教学思想研讨会”,并在青岛地区开始推广该教学法。
⑥2000年7月山东省教科所组织专家组对该教学法进行论证、认定。
⑦2000年11月山东省举行“宋君教学思想讲习观摩会”,并在全省推广。
⑧2000年12月该教学法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教学法。
⑨1986年至今,在上海、福建、南昌一些学校介绍推广该教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