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今年开学,内蒙古某高校学生坐在教室等待老师上课,结果该任课教师已不辞而别,到南方某高校任教去了。
据内蒙古教育厅的同志讲,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内蒙古,西北部其他省区也有。内蒙古教育厅对呼和浩特市6所高校统计,从1999年到2000年底,共流失教师135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7人,其他职称教师74人,包括博士9人,硕士48人。这些教师大部分是内蒙古培养出来的。内蒙古教育厅副厅长李东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正常情况,但是单向流动就不正常了。西部要开发、要发展,更需要人才。但是,随着高校实行聘任制和竞争上岗,人才流动状况将会愈演愈烈,处于劣势的西部,人才外流还会加剧。就内蒙古现状而言,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要完全遏止人才外流是不可能的,只有设法把外流势头减弱。面对人才不断流失,今年内蒙古专门拿出500万元作为人才基金,用于吸引人才和用好现有人才。教育厅也划出专款实施“111”人才工程。李东升认为,还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内蒙古教育厅用有限资金在自治区高校建立了5个重点实验室,目前还没有得到自治区及有关部门的投入。这些实验室若能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建成开放实验室,那么就可以吸引外地科技人员在这里从事科研,同时也能提高当地教师的水平。留住人才的关键是让人才有事可做,有利可图。因此要加大人才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留住人才不仅仅是政府投入,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目前,内蒙古规定,企业科技人员不能调入事业单位,许多企业科技人员因此流失。企业科技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要求不高,允许他们进入事业单位,可以弥补高校师资,稳定技术开发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内蒙古大学校长旭日干说,西部大开发要靠人才、靠技术,但是吸引人才很难,只有依靠西部高校自己培养人才。因此,国家应当提高西部高校的办学能力,加快出台稳定西部高校队伍的政策、法规。比如,经济较发达地区从西部高校挖人,这些地区和单位应当给西部高校较大数额的经济补偿,西部高校可以用补偿金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人才流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是,西部高校教师流失也不容忽视,应当引起国家和地方的足够重视。
(本报记者胡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