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学自然教师,虽年近50岁,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计算机走进中小学校的号召,去年参加了我市的计算机培训,并获得了毕业证。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开始尝试着做自然课件。目前,我已经成功的自制了《电的简单知识》、《光的简单知识》、《天体的简单知识》等三部课件。我的目的是将现行的小学自然重新编排,按照电、光、天体、力、热、空气、植物、动物、生理卫生等分类自制课件。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可以做为毕业班的总复习;二可以做为小学生科普知识;三可以在平常的上课中将其中的一部分做成投影片使用。在自制课件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自制课件的好处。
现有的课件和电影差不多,语言、音乐、图片、动画都相当精美,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参考片来看,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就差得多了。而且现有的课件无法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不用说进行讨论了。而自制的课件,什么时候该静止画面,什么时候该插入一段图片,什么时候该返回重讲,什么时候该学生讨论……,应用自如,随心所欲。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减或增加。
自制课件的过程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少儿的启蒙阶段尤其显得特别重要,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早就是小学校长最头疼的事,而自制课件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方法。
有人认为在大力提倡“减负”的今天,自制课件是给教师“增负”。我认为“减负”并不意味着给老师“减负”。为了有效地、真正地达到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教师必须“增负”。制作课件确实是一种艺术创作,确实需要教师美术、设计、调色、绘图、微机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快就能学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