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专访
"年度译者"陆大鹏:历史教育,怪学校还是靠自己
2016-08-12  人民网-北京青年报  

字体大小:

  看宫廷剧开眼 用历史书补课

  中国观众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好奇心的观众了。在中国的网络上,你可以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视剧资源,英美日韩电视剧对于大家来说已经像吃饭喝水那样寻常,来自法国、西班牙、印度、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电视剧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字幕组们也勤勤恳恳地用他们的小语种专业,将这些资源进行汉化以方便更多人收看。在这些电视剧当中,宫廷剧是受众广,关注度高的一支,俊男美女身着华丽的宫廷服饰演绎的一场场悲欢离合,帝王英雄杀伐决断上演一出出权力的游戏,对观众的杀伤力怎么可能不大呢?

  在外国宫廷剧当中,以英国历史为背景的剧大概是观众最熟悉的了,由莎翁名作改编,“小本”“铁叔”“抖森”演绎的《空王冠》系列,以红白玫瑰战争为背景的《白王后》,讲述亨利八世故事的《都铎王朝》,同样以都铎王朝为背景、由布克奖小说改编的《狼厅》……一部接着一部地播得火热。同时,英语世界以外的宫廷剧——像讲述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卡斯蒂亚女王生平的西班牙电视剧《伊莎贝拉一世》、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背景的法国电视剧《凡尔赛》、讲述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故事的俄罗斯电视剧《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奥斯曼土耳其苏莱曼大帝的后宫为背景的土耳其电视剧《宏伟世纪》等等,如果把前些年反映日本幕府时代的电视剧《大奥》、《笃姬》等电视剧算上,以及由印度史诗改编而来的《摩诃婆罗多》(因为它确实在讲着列王的纷争,也算半个宫廷剧)等等,那么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外国宫廷剧也真是够风起云涌的。

  观看这些电视剧的观众,或许有一部分是起先就对相关历史或原著有兴趣和有了解,但是不管是在弹幕当中,还是在其他平台上观众发出的评论来看,“长知识了”“被普及了”“第一次知道”“刷新了认识”……这些关键词仿佛都在诉说着:很多人宛然是被这些电视剧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些电视剧所呈现出来的历史与文化对于中国人,大多都是遥远而陌生的,光是分清那些亨利和凯瑟琳,念明白拗口的长串人名地名就得很花一些时间。如果你仔细回忆,会发现我们一贯所受的基础历史教育当中,或许更侧重近现代史的塑造,或许着眼于政治体制分析,有许多历史的血肉是被一笔带过甚至是忽略的。即便是处于主流认知范围之内,没有太多语言壁垒的英国,课本里告诉我们的历史都简单到苍白,更何况是那些同样遥远而且更加“非主流”的国家呢?因为不知道,所以更好奇,这些外国宫廷剧让观看者开始重新去认识,去了解这个世界。

  不可否认,这些电视剧里有不少都带着这样的毛病:情情爱爱才是王道,权力只是调料、圣母一样的女主角、玛丽苏杰克苏光环普照大地、一点小事拖拖拉拉能说上五集……所以也难怪有不少人认为这些宫廷历史剧都是骗无知观众玩儿的,但是它作为一项下里巴人的娱乐项目,却是一条捷径,让对世界充满了新奇感的观众们可以通过它迅速地通往历史的宝库。就好像电视剧的弹幕里经常针对无知提问不断出现的:“自己去看看书好吗?”“去了解一下历史好吗?”可见,在观看过程中,观众随时可能被激发起更强的求知欲,发现更多知识点的空白,十有八九会去找本书来看看。与此同时,仿佛巧合一般,近年来中国也适时地大量引进外国通俗历史读物,像《通往权力之路 : 叶卡捷琳娜大帝》(2014)、《朕即国家:太阳王路易十四》(2014)、《金雀花王朝 : 缔造英格兰的武士国王与王后们》(2015)、《伊莎贝拉 : 武士女王》(2016)……不仅能为观众们在弹幕里更有技术地吐槽增加有营养的料,也让他们在对不了解的历史的好奇中增添了实在的知识。看一本书还能引出看更多的书,比如被拍成剧的小说《狼厅》系列,虽然是了解都铎王朝的好材料,但是如果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恐怕又是一场漫漫的补课之路。

  从书到剧,从剧到书,这也是一个观众和读书人在求知和探索世界的路上自己同自己演绎的一场充满意趣的好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