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专访
"年度译者"陆大鹏:历史教育,怪学校还是靠自己
2016-08-12  人民网-北京青年报  

字体大小:

  好的历史读本应当有比较好的可读性

  青阅读:好的历史读本能影响读者对于世界的认识,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是好的历史读本?你在翻译书籍的时候,如何保证介绍给读者的就是可靠的、不带任何偏见的历史书?

  陆大鹏: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是好的历史读本?如果外观就很庸俗低劣,那基本上可以立刻排除了吧。除此之外,就是看有没有恰当的资料来源和索引。一本靠谱的历史著作,不会没有这两样东西的。另外,如果个人养成了比较好的读书习惯,会渐渐了解到,某个领域内哪些人比较靠谱。这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如果满足了上述条件,我觉得好的历史读本还应当有比较好的可读性。所以,很多优秀的学术著作,并不是好的读本。

  其实我完全没有办法保证介绍给读者的就是可靠的、不带任何偏见的历史书。因为,首先,我本身就是个有很多偏见的人。其次,任何作者,也都是有自己的偏见的。

  举个例子,罗纳尔德·赛姆爵士研究奥古斯都的权威专著《罗马革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出版。这部作品的挑衅性很强,把奥古斯都视为一个原始版本的墨索里尼或希特勒。而我翻译的阿德里安·戈兹沃西的《奥古斯都》一书,对奥古斯都是非常正面的评价。这两本书都包含鲜明的作者的偏见,但都是可靠的好书。因为它们都掌握了过硬的史料,在阐述自己观点时都能言之成理。

  青阅读:中国历史畅销书一直流行解构类、颠覆类和百家讲坛类,另外日本的历史畅销书在国内也有一定市场。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你平时看这些书吗?你觉得这些书和欧美历史畅销书相比,有什么不同?

  陆大鹏:抱歉,我没有看过近些年流行的中国历史畅销书,也没有看过百家讲坛,所以无法做出评判。另外很惭愧,我对日本历史的知识趋近于零。不过我觉得,历史题材出现畅销书,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为历史是人类经验的总和,是人性的记录。真实历史肯定非常好玩,远远超过任何虚构作品。我们无需看电视剧电影,只要足够认真地观察我们的生活、思量我们的过去,就是极好的娱乐了。

  对中国历史,我看的还是古典作品为主,《史记》、《汉书》之类。当然,还有古代的通俗作品,各种演义,《说岳》、《说唐》之类。这些通俗历史小说,是我少年时期痴迷的对象,其实现在看来,水平大多不高。还有就是一些现当代的历史小说,如姚雪垠的《李自成》,徐兴业的《金瓯缺》。

  中国需要更多更好的本土原创历史作品,需要多多向西方,尤其是英美学习,学习那种把科学研究与文学性结合的写法。

  建议爱读历史的朋友,也应当多读文学

  青阅读:作为英美文学硕士,文学也是你所关注的。即将开幕的上海书展上,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将来访,他的小说《你就这样失去了她》就是你的译作。你如何来选择自己翻译的作品?小说翻译和历史书翻译有何不同?

  陆大鹏:对,朱诺·迪亚斯是一位很棒的美国作家,普利策奖得主。他的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是让我爱不释手的一部小说,很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风格,把个人与民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既魔幻又现实,既幽默又悲剧。由我翻译的《你就这样失去了她》是他的短篇小说集。

  因为我自己是英国文学科班出身,其实一直对世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亚于对历史。我家里的藏书,文学书多于历史书。这可能是我与许多历史爱好者不同的地方。其实文史应当是相通的。很多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西方有爱德华·吉本,中国有司马迁。英国历史学家安德鲁·罗伯茨说:“伟大的历史著作必须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我非常同意。

  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当中,历史爱好者和军迷很多,很多人对各种飞机坦克舰船的数据如数家珍,但完全缺少人文精神,视野鄙陋,思想狭隘,是非常可惜可悲的。而从历史的教训看,很多人视工业或技术为至高无上,认为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而酿成历史悲剧。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我建议爱读历史的朋友,也应当多读读文学,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在选择什么作品来翻译上,我的唯一标准是自己的兴趣。

  我的一部即将出版的文学翻译作品是萨尔曼·拉什迪的《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我不遗余力地宣讲,在我眼里,拉什迪是目前在世的英语小说家中最优秀的一位。我这个选择可能比较个人化,但拉什迪绝对是非常有趣和有深度的一位作家。

  小说翻译和历史翻译,当然有很多不同。因为一般来讲,历史文本不会追求过于复杂的叙述、过于美丽的文笔,所以翻译历史文本一般做到清楚、专业、晓畅即可。文学翻译,需要动更多的脑筋。

  青阅读:你在熟练的英语和德语翻译之外,法语也达到可阅读的程度,听说现在还在学习拉丁语,让你热忱学习外语的动力何在?在某些一再要求弱化英语教育的呼声和举措不断出现的当下,你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外语能力?

  陆大鹏:因为对我而言,外语很好玩啊。我小的时候,就对除了英语之外其他语言的奇特怪异之处特别感兴趣,比如拉丁字母上的符号,比如夏洛特·勃朗蒂(Charlotte Brontё)的e上面为什么有两点,这在英语中是很罕见的。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字母等。这些奇怪的东西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我一直喜欢语言、语言史等。兴趣是最强的动力。

  掌握外语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家都说学习外语开阔眼界、拓宽视野,虽然是套话,但是背后有真理。举个例子,维基百科目前为止英语的条目最多(502万条),远远超过排名第二位的德语(188万条)。中文(85万条)也在十几大语言当中,位置排在葡萄牙语(89万条)之后。这个数据提供一种参考,可以看出网络很大一部分信息是英语的。不仅仅是网络,现实生活中,从文化到科技,很多东西用英语来表达。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从个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修养上来讲,学外语就像是走在暗暗的走廊上,突然开了一盏灯。

  你提到现在有“要求弱化英语教育的呼声和举措”,我不知道这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实。如果真的有人在发出这样的呼声、做出这条的举措,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也有很多人在拼命学英语、留学、学习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