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育市场逐渐走向繁荣
上世纪80年末至90年代初,中国培训业开始了其初创期艰难的跋涉之旅。早期的培训机构,其兴办者以辞去公职的教师居多,这些培训机构起步阶段大多规模很小、资金有限、设备简陋。但是凭借着课程的实用有效性以及相对于学历教育更为因地制宜的灵活性,逐步地开辟出了培训市场的巨大商机。进入21世纪以来,培训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个阶段,语言、IT培训等细分行业当中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培训机构的举办主体也开始多元化,即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始人不再仅限于教育领域,其他行业人士也陆续加入其中。他们将产业运作、连锁经营的模式系统成功应用到培训行业中来,这样原来办一个班的模式已经改变,并开始了对接国际风险资本发展培训业的探索。
相关内容>>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陈至立发贺信
相关内容>>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解说民办教育管理思路
>>中国政府领导对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寄语与热望
>>民办教协中小学委员会:助推优质民办中小学"名校"产生
>>陶西平:中国民办教育开启新征程
2006年,新东方教育集团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揭开了培训机构对接风险投资和上市的正式序幕。2008、2009年两年就有不少于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流向教育培训行业。2010年,许多前期获得风险投资的培训教育机构开始登陆资本市场,在去年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面很多大的机构相继在美国上市,掀起了中国教育概念股在美国的狂飙之旅。
培训教育市场外部环境向好
从政策环境来看,1997年,国务院颁发《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从此培训教育机构的发展有了基本的依据和指导。后来《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培训机构提供了支持和规范。
从经济环境来看,一方面中国企业掀起了海外上市热潮,另一方面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力巨大,受到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基金)的持续关注。此外,培训业“抗周期性”和“反周期性”很强,从亚洲金融风暴到最近的经济危机,培训业没有因为它们而出现整个产业下滑,而是逆市发展。
从社会环境来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催生了社会对培训教育的巨大需求。而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与公众渴望优质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使得优质培训教育越来越受到欢迎。除此,通过购买教育服务来满足选择性教育需求的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认同。
推荐内容>>升硕打破民办校“天花板” 打通民办教育办学层次
推荐内容>>民办高校实现历史突破 获得硕士点授权
推荐内容>>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 ……更多>>民办教育专栏
推荐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