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  
  昨日(11月16日,下同),在全国率先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布了获得2010年推荐资格的全国39所中学及其校长姓名名单。入围名单中,有10所中学来自江苏省,北京、湖南分别有4所中学获得推荐资质。广东全省仅华师大附中、深圳中学两所中学获得1-3人的推荐资格和名额。究竟两所中学1-3人的名额是怎么定下来的?制度会否留下校长徇私的空间?昨日,记者采访了华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 
  入选学校和名额不仅考虑中学校长的名气、实力,更多考虑北大在各省份的招生总数、中学每年入读北大的数量等,还与学生入读北大后的表现等联系。 
  黄冈中学也没入围 入选学校和名额如何定? 
  细阅名单可发现,就连赫赫有名的湖北黄冈中学都没入围,有些省份更连一所学校都没有。对此,华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表示,他了解过,北大招生办在确定入选学校名单和推荐名额时,不仅考虑了中学校长的名气、实力,更多考虑的是北大在各省份的招生总数、中学每年入读北大的数量等,还与各地方、各中学所输送的学生入读北大后的表现、学习后劲等联系,因此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历年招生人数多的地区当然是其重中之重。“北大每年在广东只招四五十人,在北京招数百人,按比例一算就知道名单为什么这样列”。 
  华附每年为北大输送20多名学生,另一入选学校之深圳中学也大体与华附相当。 
  广雅等校未入围,与其学生多选其他高校有关 
  北京大学广州校友会秘书长、多年协助北大在粤招生的苏少华认为,近年来,由于名校竞争激烈,有很多优秀学校的学生都会有很多选择,比如每年省实出国的学生都有四五十人,考入港校的学生也有不少,因此广东的广雅、省实、执信、湖北的黄冈中学等学校上北大的学生也呈现出减少的现象。“如广雅中学每年最多就一两个考上北大,有时一个都没有,执信中学近年也是每年只有1至2个学生上北大。省实今年高考有9个上北大的,而华师附中和深圳中学这几年每年都有20多个上北大,相比之下,北大方面会先考虑这两所中学。” 
  苏少华还认为,名校不在名单上,还有原因可能是中学根本没向北大递交申请,估计也有中学校长不愿意承担这种压力。 
  热点调查:你支持北大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吗? 
   相关链接:北京获推荐权4所中学确保推荐过程“阳光”   相关链接:浙江3校获北大实名推荐的资质 校长怎么说   相关链接:连线北大招办 39所资质学校是如何挑选的   相关链接:专家谈北大招生推荐制度 实名能否“实在”   相关链接:北师大自主招生取消面试 也引入校长推荐制度   相关链接:北大公布具有“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39所中学    相关链接:继北大后 同济大学自主招生也将引入校长直荐制   相关链接:各方热议:“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利大弊大?   相关链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别将农村考生拒之门外   相关链接:北大试行“实名推荐制” 七成网友反对   相关链接:各界热议校长推荐制公平性 网友示“九问”   相关链接:北大多措施确保实名推荐公正 中学校长表示操作难   相关链接:北大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制”实施方案公布 
  特别专题:北大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 为何几乎不见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