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清华塑像
施滉:垦荒尝试救国路 十大宣言揭露蒋介石
2011-04-20    凤凰网

字体大小:

  1920年,施滉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唯真学会”,大家参加社会调查,体验劳动生活,一道学习理论文章,改良社会,以求“人类的真幸福”。

  一个只活了34年的人,能留下多少痕迹供检索呢?70多年后,甚至连他年迈的女儿,都回忆不起更多的关于父亲的细节。

  施滉,字幼生,1900年生于云南省洱源县一个小学教师的家庭里。因其职业革命家的经历以及“清华第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而被视作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与其他清华学子陈省身、潘光旦、钱钟书、周培源、杨振宁等人不同,施滉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用他在《清华周刊》上文章中的一句话总结便是:为社会谋幸福。

  考清华名列第一险被顶替

  5岁时,施滉随当教员的父亲到昆明读小学,后就读于云南省中等军医学校,毕业时名列第一。该校规定,考第一的学生本应保送天津高等军医学校深造。这一次被保送的不是考第一的穷学生施滉,而是另一位有钱有势的官家子弟。

  这给施滉极大刺激,他感到社会不平。几年后,他再次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到清华,这次又有一个考了第二名的权势子弟企图顶替,终未遂。1916年16岁的施滉,入清华成为甲子级学生。

  这个家境贫困的少年,虽然经济上有时需要好友冀朝鼎接济,但十分热心班上公务,也乐于帮助他人,同学中人缘颇好。

  “施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沉默寡言,很稳重老成,为人正派诚恳。”施滉的同学程海峰著文回忆说,他虽然话少,但施滉热衷于公开演说等学生活动,“谈起国家大事,滔滔不绝”,是同学们公认“有理想,有毅力”的人。

  学生垦荒尝试救国路

  施滉入学第二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在中国引起巨大震动。他和同学们受到新思潮影响,开始大量阅读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的著作。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岁的施滉成为清华“五四”运动领导者之一。他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于6月4日被北洋军阀逮捕。不久,他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题为《学生对于社会应该怎么样?》的文章,提出:当前的社会,是一个有病的社会,必须进行改良。

  当时,清华的同学人各有志,有的想留美镀金,以此保障;有的则安心做学问。施滉的同学徐永煐回忆说,和施滉关系好的一群人,不怎么考虑“为名为利想升官发财”,而是对“救国”有着异常的热忱。

  1920年,施滉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唯真学会”。在这个团体组织中,大家参加社会调查,体验劳动生活,一道学习理论文章,改良社会,以求“人类的真幸福”。

  当时,清华西北角有一片荒地,名为“西园”,团体成员们在此开荒种菜。一名成员在《清华周刊》上发文曾如此描述这段“垦荒史”:吾校西园,荒地凡数十亩,历来荒废,无人过问。近来同学多人,邀约同志,前往开垦,或建茅舍,或凿山穴,或饲家禽,或养家畜……

  这段“农耕生活”令每一位成员都难以忘怀,这是他们试着接触社会、探索救国道路幼稚而又真诚的尝试。

  校园里成立爱国组织

  1923年春,在施滉组织下,“唯真学会”8名成员组成秘密核心组织“超桃”,意为成员间友谊、情操超过古人的“桃园主义”。

  “超桃”的宗旨是政治救国,以政治途径改造社会,1927年停止活动。4年时间里,“超桃”成员组织参加了“五卅”运动,支援北伐战争,组织留美学生和华侨进行反帝、反封建等活动。

  施滉还在“超桃”收获了他的爱情。施滉的女儿施琦生回忆,当时母亲罗静宜(罗素抒)在北师大附中学习,通过介绍,被吸收为清华爱国组织“超桃”成员。“她是唯一的校外女生,并与志同道合的父亲相识、相知到相爱。”

  1924年7月,施滉在清华毕业后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东方史。1925年9月,由施滉主持,“超桃”成员决定加入共产党,实现由爱国到追求共产主义的转折。

  到美国后,施滉和罗静宜在斯坦福大学附近小镇结婚,夫妇大部分收入用于革命活动,“生活很俭朴,吃得很简单,穿得也很一般。租了一间小屋,很挤。”程海峰说,两人常常断炊。

  十大宣言揭露蒋介石

  1927年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些华侨和留学生产生动摇,施滉挺身而出,在《国民日报》上发表了十大宣言,揭露蒋介石反革命行为。

  一道留美的同学周培源回忆,施滉是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个站出来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人,“他们向我详细介绍了‘四一二’事件真相,可以说,我的政治启蒙教育是从那年夏天开始的”。

  经施滉的努力,美共中国局先后在加拿大等国华侨中建立党支部。

  1930年秋施滉从苏联回国,后任河北省委书记。1933年冬,因叛徒出卖,施滉于次年初在南京雨花台就义。鉴于他的贡献,美国共产党特将每年1月1日定为“施滉纪念日”。

  施滉牺牲十六年后,清华迎来解放后的首个校庆日,周培源、罗静宜等人牵头,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大厅正面墙上,立碑纪念施滉,碑文写道: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

  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

  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本报记者 孔璞 实习生 赵月若雪

  施滉

  院系:1916年入读清华学校

  出生年月:1900年

  籍贯:云南洱源

  评语

  他是学者,又是政治家。

  ———同学雷洁琼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施滉:真理所在,即趋附之
· 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白族人的优秀儿子:施滉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