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谢新佑老师的组织下,化工系二班的同学以班会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和讨论,同学们的思想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九七九年九月,就在这幢教学楼四层的一个会议室,王文一同学终于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一口号。
王文一记得当时的意见并不是那么一致。最后,讨论结果说怪社会也好,说发展不如别人也好,说怎么样也好,毕竟推到“四人帮”以后,使学生们重新进入大学,所以要好好学习,从我做起,做现在做起。
李金英的印象中王文一谈论得很多,最后就说那大家就从现在做起,清华化工77级2班的学生带个头,同时全校的学生都带个头,把社会也带动起来。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个口一号经提出,马上在化工系77级2班全体同学心中产生了共鸣。
一九八零年三月二十日,刚复刊不久的《中国青年报》对化工系77级二班进行了报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句口号也成为文章的标题。随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高度肯定了这句口号,全国许多媒体也纷纷予以转载,由此,这句口号走出了清华校园,对于那些经历太多磨难和失落的七七级七八级大学生来说,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对重树生活的信心,胜过了许多华而不实的豪言壮语。
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极大的激励起来,绝大多数人心里想,耽误了十年没有读书,一定要抓紧时间拼命地读,拼命的学。
为了珍惜这宗机会,很多学生们基本上早上从宿舍起床,洗涮完以后,背着书包,书包里不仅仅是装着课本和教材,还装着饭盆。学生们是直接到食堂吃饭,吃了饭以后就直接到教室,中午也不回宿舍了,中午上食堂吃了饭以后又上教室,吃了晚饭就上图书馆,图书馆关了门以后,才回宿舍,所以当时大家说这叫做“三点一线”。
当时间进入一九八零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和社会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年轻一代的学子们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作为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唱出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听完《年轻朋友来相会》后,李金英感觉歌词写的非常好,大家都是年轻人,年轻的朋友能够从五湖四海大家能够凑起来,的确是一种心灵不一样。另外歌词里也展望了再过20年后再相会。李金英心里正有这种想法,想想20年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想到这里她总是激动不已。
王文一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歌曲,感觉作为80年代的年轻人,大学生,以后国家的建设,肯定我们每个人都在中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0年来相会,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也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怀着一种20年后再相会的美好期望,1982年77级2班的全体同学终于渡过了难忘的大学学习时光。
看着旧照片,李继定回忆道:“这是我们1977届的1000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1982年毕业的时候,我们在这里铺了一块石头,当时我们大家,大家毕业的时候在议论,毕业了,我们给母校留下一个什么纪念品呢?就放上这么一个铺路石,为什么放在这个中间,也是有意思的,我们也是在我们这个清华大学的一代一代的老学长的教育下,我们可以说,踏着他们的肩膀上来的。然后我们也原以为我们后面的同学,搭一个铺路石,让他们在我们的基础上再走,那是我们毕业20周年的时候,2002年,我们在这儿又铺了一块,就是说我们铺了这两块铺路石。”
大学毕业后,化工系77级2班的同学,作为文革后我国首批恢复高考招收的大学生,很快成为社会的急需人才。
20多年过去了,在当年全班30几位同学中,除9位同学出国寻求新的发展外,其余26位同学基本都担任了各自单位和部门的领导。直到今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句口号仍不断用于人生自勉。
在共和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文革”后恢复高考所招收的七七级,七八级大学生是最为特殊的一代大学生,他们不仅承受了“文革”的苦难和悲剧,又学习成长在一个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自身境遇的大起大落使他们的精神气质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由于国家急需人才,在八二年大学毕业后,七七级,七八级大学生很快充实了社会的重要岗位,成为今天的社会栋梁和中坚力量。在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这一历史事件过去近三十年后,七七级,七八年大学生这一特定人君最终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历史毕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