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与清华有关的口号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2011-04-17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字体大小:

  谈教育工作

  教育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是教,一个是育。教当然是指教书,这个“书”是形象的东西,不能仅仅指教书本;一般的教学,可以没有书,也能教。育是指以身作则地育人,要做好这些事情,必须团结起来。不团结,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个队伍就组织不起来。

  ——《谈教书育人》(1987年),《钱伟长文选》(第三卷),第95页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所学的课程也好、专业也好,无非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来促使大家掌握这种方法。

  ——钱伟长《以赤子之心办兴国之学》,《中国教育报》2007 年4 月30 日

  教学的过程,就在于让学生搞清“模型”的意义。因为“模型”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描述。我们要引导学生提出“模型”,通过抓“模型”,教给学生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钱伟长《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群言》2001年第1期

  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不是背背书就能达到的。

  ——钱伟长《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1996年),《思想理论教育》1996年专辑一

  在我们现行的高考制度里,过去若干年以来,鼓励了很多同学去背书,中、小学生都是靠背书过日子。……听说考的结果拿到197分的就能进重点中学,196分以下的就只能进一般的中学。因此,只能有三个错别字,这样刚刚197分。如果有第四个错别字,就决定了你的终生,不许你进重点中学了,当然你也就没有机会进重点大学了。这些背下来的东西有什么用呢?我说屁用处也没有!

  ——《谈学习方法》(1982年),《钱伟长文选》(第二卷),第36-39页

  一个教师没有自己的东西,照本宣科地念一通的话,还不如请个播音员来念念。

  ——《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的问题》(1994年),《钱伟长文选》(第四卷),第128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谈到教师问题时,我就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钱伟长《论教学与科研关系》,《群言》2003年第10期

  教师的提高,不是靠听课进修,而是主要靠做科研工作,边研究边学习,缺什么学什么,边干边学,这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钱伟长《论教学与科研关系》,《群言》2003年第10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刚到上海工业大学任校长,就提出拆除“四垛墙”。这“四垛墙”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各学院各专业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

  ——钱伟长《论教学与科研关系》,《群言》2003年第10期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的质量,并不仅仅是用教给学生的知识数量的总和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已经获得的知识基础上去获得更多的知识,组织这些知识为某一个特定的生产服务。因此,过多地、过分繁琐地进行教学,灌输给学生以百科全书那样多的知识,并不能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钱伟长《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人民日报》1957 年1 月31 日

  那种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严、各种专业分工过细、互不通气的孤立状态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在我国形成的理工分家,社会科学、文科和理工农各科分家现象,业已明显地影响着培养建设“四化”人才的质量,现代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高等教育的综合化将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1985年),《钱伟长文选》(第二卷),第204-205页

  搞自然科学技术的人要懂得一点社会科学;搞社会科学的也要懂一点自然科学,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最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末自然科学发展总趋势》(1986年),《钱伟长文选》(第三卷),第4页

  我认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传统的学科交割界即将会消除,它们将会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不同学科之间不再是“隔行如隔山”,而是相互“取长补短”。这种科学的结合,就是世纪之交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

  ——钱伟长《学科的融合将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光明日报》1998年6月16日

  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公民必须有的修养和知识,也就是“通识”。

  ——钱伟长《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公民进行“通识”教育》(1986年),《群言》1986年第3期

  现在大学里有两大缺点,一是太死,二是太专。你们的基础应该宽,基础宽才能爬的高,这如同盖房子一样,基础是很重要的。光靠专业是站不住的。

  ——《和青年朋友们谈学习问题》(1997年),《钱伟长文选》(第五卷),第33页

  大学教育的思想必须改变,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希望学生毕业后在某一专业范围内什么都懂,如果照这种思想,读八年大学也不够,学校主要教会学生自学能力,将来边学边工作,工作到老学到老。

  ——《科技新发展对今后各方面的影响》(1984年),《钱伟长文选》(第二卷),第185-186页

  专业人员历史知识没有,地理知识没有,很危险哪!

  ——《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问题》(1985年),《钱伟长文选》(第二卷),第230-231页

  我们应该重视文史哲经济法律和一些理工科的通才训练,毕业生中有很多人在将来并不停留在本专业的工作上,而是有大量毕业生是用来充实干部队伍,和充任各级行政工作的。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1985年),《钱伟长文选》(第二卷),第202-203页

  最近几年,很多地方搞了重点中小学校或重点班级。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它的使命就应该完成了。若再搞下去,危害性就会越来越大。

  ——钱伟长《中小学的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应该取消》,《光明日报》1984年7月31日

  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具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

  ——钱伟长《以赤子之心办兴国之学》,《中国教育报》2007 年4 月30 日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新华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颁奖
· 上海各界纪念钱伟长诞辰100周年 钱伟长图书馆落成
· 清华大学举行座谈会纪念钱伟长诞辰百年
· 清华大学纪念钱伟长诞辰百年
· 2010教育盘点——钱伟长逝世
· 民盟中央主席缅怀钱伟长:科教兴华奔走为苍生
· 钱伟长晚年的两个"着急":对教育现状并不满意
· 爱国敬业后辈楷模 悼念钱伟长教授
· “钱校长”是钱伟长生前最喜欢的称呼
· 戴世强:钱教授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