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关注就要“有料到”
“学生不会因为你是老师、辅导员就关注你,必须要你写的东西真正有‘料’,才会得到他们的关注和认同。”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王怀真熟记学生的电话号码,“15092043”开头是大学城“移动”一族的通用号码,为方便与学生进行私密性的谈话,她号召学生申请飞信匿名网络聊天,同学们不禁惊呼:“原来王老师也是科技达人!”
显然,网络上的师生交流是一段相互增进了解的过程。有一回正值学期迎新,王怀真的母亲因门锁坏了被困在厕所里,当时工作太忙,她实在没办法赶回家,50多岁的老母亲不得不从厕所窗口爬进厨房开门。王怀真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博客,她“忠孝两难全”的感叹引起学生热烈讨论。“那段时间我感觉学生变得特别听话了!”
赵楷观察到,学生上博客、微博只关注自己的同学,他们构建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观,因循这样的爱好去搜索信息,网络的信息量越大,学生就越容易根据自己的习惯找喜欢的东西来看,“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没有太大益处”。
推荐阅读:高校上演生源大战 专家称"预录取"无法律效力
推荐阅读:复旦上海交大各发声明 引发生源争夺"口水战"
推荐阅读:名校为抢生源“撕破脸”预录许诺策反提前登场
推荐阅读:普通农家女孩通过层层审查 冒名上大学并毕业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50强榜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高考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文科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理科招生50强名单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更有价值的信息,如何运用网络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华工辅导员们逐渐上手的常规工作。“所谓渡人教育,我们不是要把他们直接拉过桥,而是要在桥那头引导他们如何走过来。”王怀真说:“网络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有杂七杂八的东西占据学生的思想。辅导员必须去熟悉网络、学习网络、融入网络。”
本学期初,华工经贸学院在网上建立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辅导员集体博客,学生用“凡客体”幽默了一把王怀真:“爱音乐,爱网络,爱文学,也爱15块一本的教科书……我不是雷帝嘎嘎,我是王怀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