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调整管理方法适应“85后”
事实上,在实际采访中,鲜有人夸奖“85后”新生代农民工。而来自专家的宏观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
李昌平等人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拥有更为强烈的城市情结,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增强,文化程度提高。正忙于开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则表示,与改革开放前期和中期的农民工大军相比,新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对新技术、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很强;同时,他们有强烈的维权意识,熟悉和掌握法律武器,敢于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寻求工作时,他们不仅仅考虑工资的多少,而更加注重个人长远的成长空间。
“85后”与众不同的务工表现以及留给雇主和劳务中介的不良印象,其实并不影响他们的就业。因为他们就是张颖珐所称的“新血”——劳务市场需要的新生代劳动力。
东莞厚街的鹏利鞋厂副总经理伍常春不得不选择改革工厂原有的管理体制。他去年刚刚辞退了一些“吊儿郎当”的“90后”,但对那些不肯剪掉长发的年轻工人,他正在有所退让。“‘90后’更个性化。以前一说剪短头发,执行起来很快。现在,还得做思想工作。”越来越多的工厂主不再强制工人统一着装,允许他们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自由着装。
“现在公司干部层的年龄偏大,跟不上年轻人的思路,我们自己有问题。”
在目前这个以务工者为主导的劳务市场上,“85后”的选择余地无疑更大了。他们的自由,要拜父辈任劳任怨、辛苦劳作所获得的资金积累所赐,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不用为了工作拼命而能享受生活。在“85后”强势的表态下,企业主们正“并不十分情愿”地改善以前留给世人的“刻薄”形象。
想改变“招工难”的情况,黄京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要完善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要尊重新一代求职者,在决策中对“85后”予以照顾。“如果每个工厂都能够这样做,就不会‘招工难’了。”
胡小燕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注重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成长机遇;重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用工环境的建设。
“有很多农民工分流去了长三角,主要是‘80后’、‘90后’,因为那里几乎不加班,工资又和珠三角的差不多。而且长三角工厂生活区和生产区是分开的,珠三角这边都是盖在一起的,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没有新鲜感。”
相关链接:《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报道
>>点击查看2010两会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