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中国大学教学
化工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2016-07-15  《中国大学教学》  

字体大小:

  三、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

  1.分级分层次培养

  即便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而每个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应用程度也相差很大。各专业不仅培养满足未来发展的本专业的不同层次人才,而且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掌握水平上也应该分级分层次,以满足对信息技术不同层次的需求。

  (1)分级培养。计算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应该是循序渐进、持续培养、分级培养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分为初、中、高级三个级别。初级要求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两门必修课程;中级要求在以下课程中任意选择两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软件技术基础、网页的设计与制作、Matlab基础及应用、Internet实用技术;高级要求是在完成初级和中级的基础上,参加大赛并获得成绩。鼓励学生参赛,以大赛为导向,将大赛作为课程的外延及辅助培养环节。将课程和大赛结合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非常好的方式,通过大赛使学生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会越来越好地利用计算机的方法和手段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

  (2)分层次教学。各地中学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计算机非高考科目,各中学要求不一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重点与非重点之间计算机教学水平相差很大,入学新生个体之间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悬殊。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次的教学。开展分层次教学存在着考试内容选定、考试方式选择、教学中学生的管理、课上与课后各个分层次教学班考核评价等问题。我校在2011、2012两届新生中实施了分层次教学。每年入学的3000名新生通过上机考试分为免修、必修A级和必修B级,A级和B级分别为提高级和基础级。考试内容比例分配见表2。分层次结果免修人数占总人数的2%~3%,其中2011级是63人,2012级是102人。A级和B级的划分只在信息学院实施,确定一个A级班大约60个学生,其他学生为B级。

表2 新生入学考试内容及比例分配

基础知识 Word Excel PPT Flash Photoshop ACCESS Prontpage
20% 20% 20% 20% 5% 5% 5% 5%

  免修学生要求必须参加当年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A、B两级教学内容一致,但授课学时不同,A级用规定总学时的1/2学时完成教学任务,剩余学时讲大赛相关科目内容,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免修级学生的成绩由分级考试成绩和竞赛初赛成绩加权确定;A级和B级两级考试内容一样,标准相同。

  2.资源网站是培养计算思维的辅助手段

  资源丰富、功能齐备的资源网站是培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计算思维的辅助平台。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的分级分层次教学,各级别的教学内容及安排,归类形成教学资源放在资源网站上,便于学生了解、使用和掌握。我校的北校区面对面答疑不便,特别是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整理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及解答,形成资源网站上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使用资源网站并进行自主学习。为了综合提高本科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仅依靠开设的课程是不够的,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需要有一个持续的学习。持续学习的内容通过资源网站提供给学生,包括实用软件的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ITAT大赛内容辅导、新知识讲座、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如手机编程平台)等。内容充实的资源网站将成为我校大学本科四年开展持续学习的有效工具平台。

  (1)不同级别教学内容在资源网站全面显现。建立自主学习持续学习资源网站,按课程科目分为windows操作系统、红旗Linux操作系统、Office操作、金山WPS办公软件、Dreamwear、Flash、Photoshop、Matlab、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子目录,每个科目按知识点分级目录,包括所有知识点的问题和解答。

  (2)自主学习辅助答疑。学生遇到的任何操作问题,无论简单与复杂,在该网站按照科目查询都可以找到答案。随问随答,展开讨论,解决了北区答疑困难的问题。网站实时显示学生在网站的学习情况,包括浏览、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等,学生在这些环节上均获得一定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积分过低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有效督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持续学习的工具平台。信息技术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需要持续学习长期积累,从新生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始要求学生使用该网站,熟悉网站的结构及内容,依赖该网站,即使到了高年级没有信息技术课程而有相关问题时,学生知道回到资源网站寻求答案并与其他学生在此交流获取知识。另外,网站也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学中讲的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微软的办公软件,而网站有对应的国产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国产金山WPS办公软件使用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廉. 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 深化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13(4):7-11.

  [2]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思维教学改革宣言[J]. 中国大学教学,2013(7):7-10.

  [3] 王移芝,鲁凌云,周围. 以计算思维为航标 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 中国大学教学,2012(6):39-41.

  [4] 谭浩强. 研究计算思维,坚持面向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12(21):45-49.

  (高敬阳: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主任,副教授)

  (本文原载于《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2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钟秉林:计算思维将纳入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
· MOOC+课堂:哈工大《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