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专业能力培养 落实本科教育面向未来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蒋宗礼 
  教育正在摆脱单一的知识传授功能。哲学家费希特曾经指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世界;教育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实用性、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其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教育定义已经从“有组织有目的的知识传授活动”变为“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这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本科生教育强调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的基本要求。 
  之所以将知识、能力、素质作为教育的三个要素,是因为只有将这三者贯通于教育的全过程,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应当说,丰富的想象力加上扎实的基本功构成创新的源泉。对飞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更是如此。为此,依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主张选择适当的知识为载体,实施专业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并强调创新意识的建立和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能力意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进行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的研究,研究成果《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已出版发行。为了与同行们进行更广泛地交流,本文将举例叙述其主要思想。 
  1.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东西方教育各有特长,美国学者贾尼丝o萨博曾经简略地对比了东西方教育的差别,如表1所示。这里并不讨论贾尼丝o萨博对比结果的准确性,只由此可看出,知识、能力对学生都是很重要的。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能力基础与知识基础缺一不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能力基础甚至更为重要。在学习已知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探索未知的意识,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基本能力,同时实现对他们能力的全面培养。 
表1 东西方教育对比 
    
        
            | 序号 | 
            东方教育 | 
            西方教育 | 
         
        
            | 1 | 
            能够知道答案 | 
            能够提出问题 | 
         
        
            | 2 | 
            带着兴趣去听 | 
            表达有力的观点 | 
         
        
            | 3 | 
            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 
            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 
         
        
            | 4 | 
            能抓住要领 | 
            能演绎推理 | 
         
        
            | 5 | 
            能完成作业 | 
            能寻找课题 | 
         
        
            | 6 | 
            乐于接受 | 
            长于出击 | 
         
        
            | 7 | 
            吸收知识 | 
            运用知识 | 
         
        
            | 8 | 
            善于操作 | 
            善于发明 | 
         
        
            | 9 | 
            长于记忆 | 
            长于猜想 | 
         
        
            | 10 | 
            喜欢自己学习 | 
            善于反思、反省 | 
         
    
 
  高等教育中,对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很明确的,这一点在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中有着非常明确的体现。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不难看出,“能力导向”已经成为工程教育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