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学管理和督导制度是专业建设的保证
如何在适应时代发展,拓宽学生专业面和增强基础能力的同时,保持该专业的特色,是光电学院的领导与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思考的问题。在各种压力和冲击下,学院坚持专业建设责任教授负责制,以及教学管理与质量监督教学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了责任教授的专业优势和教学院长的行政执行力。
每3年一次的培养方案修订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又要继承专业的特色和传统;既要统筹安排学院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还要兼顾基础课程设置中的变化。为调动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近年来新引进的各类教师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学院鼓励以研究所为单位,就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召开研讨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由责任教授和教学院长最终确定培养方案。
此外,学院长期坚持新开课审查、新教师试讲以及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督导组教师听课、试卷抽查、学生评教等一系列监督制度,保证了被认证专业在提交认证组所要求的各类信息资料时从容而详细。
同时,在准备迎接认证和接受认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务处、学院在管理细节上也存在一些疏漏。例如,在对课程设计报告的整理,教务处、学院相关教学管理过程各类文件的归档,学院一级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开展等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4.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是专业建设的抓手
作为全国光电领域内第一个接受认证的专业,我们为自己在教学上多年来的坚守和建设感到自豪。近年来,光电学院“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应用光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物理光学”课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4种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名老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获得一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从专业认证申报到接受认证的这一年,恰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此时接受认证,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加入到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队伍中来。配合学校研究型示范课程的立项以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增专业的申报,学院大量的一线教师开始自发地展开研讨,寻求跨专业、跨年级、跨课程形式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这种时代的机遇,进一步推动了“古老”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向着卓越、向着世界迈出新的步伐。
相关内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2年第4期 >>全部教指委通讯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相关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