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效对话能促进学生创新
“对话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悟性,展示学生的灵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创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比拟的。要把学生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来,仅仅借助某些媒体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对话这种途径来加以实现。
如教学《养花》一课时,老师问学生:《养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是养花的乐趣。
师:你是怎么知道课文主要是写养花的乐趣的?能从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从第1自然段“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可以看出。
生:从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也可看出。
师:同学们找得很对。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看看做着究竟从养花中感受到哪些乐趣呢?
生:把花养活是一种乐趣;通过养花得到知识是一种乐趣;养花锻炼了身体是一种乐趣;与别人分享劳动成果是一种中乐趣。
师:课文第6自然段也是写养花的乐趣。
生:不对,第6自然段写的是伤心的事,不是乐趣。
师:第6自然段究竟是不是养花的乐趣呢?请大家打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
生: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养花的乐趣。
师:为什么?
生:因为全文中心就是围绕“养花的乐趣”来写的,何况老舍先生是大作家,与中心无关的事他肯定不会写的。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老舍所说的乐趣有哪些?
生: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师:你能不能把这些乐趣分类?
生:喜、忧、笑、泪是一类,花、果、香、色是一类,劳动、见识是一类。
师“既然是写乐趣,为什么说悲也是乐趣呢?
生:因为情趣之乐,是思想感情变化的乐趣。第6自然段写的是作者养花中的伤心事,这使作者伤心、掉泪,但抢救未砸死的菊秧,使它们重新成活、开花,做着心里该多么高兴啊!因此,这也是一种乐趣。
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握契机,适当点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就能激活学生的想象,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也随之动态生成。
“石本无光,相击而成灵光。”《有效评课-观课议课的研究与实施》指出:课堂的交往与沟通,需要借助对话来实现,缺少对话,就等于缺少心灵的对接,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也不可能实现。有效的课堂对话昭示着平等、民主、互动的教学关系,凸显着生成、创造、发展的精神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在有效对话的过程中还原课堂本真,实现知识的积淀,人文的浸润,智慧的构筑。这样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美丽的,这样的课堂也应是我们共同追求的。
(作者:安徽省怀宁县江镇中心学校 占新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