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占用带宽
利用sniffer抓取一路单向RTP流,然后统计平均占用带宽,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到所占带宽为0.077MBit/sec=77kbps,可以看到统计值中,平均每秒数据包为45个,比理论值中50pps要少。通过对对应VoIP包的包转发间隔的列表分析,如图3所示,部分数据包时间间隔远大于20ms,说明中间发生了VoIP包的丢失,从而造成了sniffer统计VoIP包时数量的减少。
以上数据是在一个较理想的环境中得到的,其线路介质和节点设备的支持带宽都远超一路VoIP信号所需,只是在普通的数据网络传输参数的配置下完成的,其VoIP信号的传输情况与理论值相比有近10%的平均丢包率,而实际操作中,更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VoIP信号的传输。例如:隧道的启用、对信息的加密、QoS策略等都会影响到带宽的占用及话音的质量。
结论及解决方法
通过实际的测试,语音通信延时严重影响到通话质量,通过LLQ排队设计,可以对以上的延迟做出一定的缓解。VoIP等实时性应用要求具有很小的端到端时延预算和几乎为零的抖动。LLQ包含了一个优先级队列,该队列的优先级要高于其他所有队列,非常适合于时延和抖动敏感型应用。PQ中优先级高的队列可能会使优先级低的队列得不到处理机会,而LLQ中的严格优先级队列是受到监管的队列。也就是说,LLQ的严格优先级队列是一个有最小保证带宽的优先级队列,在出现拥塞时,该队列发送的数据量不能超过其所允许的带宽,如果到达的流量超出了严格优先级队列所能发送的流量(原因是存在严格的带宽限制),则会被丢弃。因此,在出现拥塞时,其他队列也一样有被处理的机会,能够共享接口带宽,并发送队列中的流量。
从图4可以看出,LLQ相当于在CBWFQ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或多个严格优先级队列,因而更为有效。需要注意的是,LLQ可能会有多个严格优先级队列,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对分配到两个严格优先级队列的流量进行分别监管。不过,在实施了监管之后,来自这两个类别的流量并没有被分开,均基于到达顺序(FIFO)被送往硬件队列。只要分配到严格优先级队列的流量没有超过队列的带宽门限,也没有被监管和丢弃,就能以最小的时延通过LLQ。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设备均支持G.711/G.723/G.729几种编码,在VoIP系统中,我们一般建议:局域网内使用G.711编码,Internet环境使用压缩编码G.723或G.729。经过试验测试了各种的编码算法,采用G.711编解码算法,然后在VoIP网络内部署QoS,在网络边缘对IP数据包的进行分类,可以根据SIP、RTP协议进行分类,并设定优先级为5(IP中为语音设定的优先级),由于使用代理服务器的语音呼叫,可以使用访问列表对去往或来自服务器的语音数据设定预留带宽,据此与非本地的语音数据进行区分。
G.711的语音质量最优但占带宽比较大,局域网带宽本身就很大。G.723或G.729所占带宽最小。经过试验测试了各种的编码算法,采用G.711编解码算法,然后在VoIP网络内部署QoS,在网络边缘对IP数据包的进行分类,可以根据SIP、RTP协议进行分类,并设定优先级为5(IP中为语音设定的优先级),由于使用代理服务器的语音呼叫,可以使用访问列表对去往或来自服务器的语音数据设定预留带宽,据此与非本地的语音数据进行区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