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定义了嵌入IPv4地址的IPv6地址的结构格式包括前缀(prefix),IPv4地址(v4),u字节(u)和后缀(suffix)。在此基础上,定义了IPv4地址到IPv6地址和IPv6地址到IPv4地址的翻译算法,给出了相应的实例。
3. 对于无状态的IPv4/IPv6翻译(IVI),内部IPv6主机的地址必须使用IPv4-translatable IPv6 address,互联网上的IPv4主机必须使用IPv4-converted IPv6 address;这两类地址的前缀必须使用运营商的路由前缀。可使用的前缀长度包含/32、/40、/48、/56、/64。无状态的IPv4/IPv6翻译可以用于的场景为“an IPv6 network to the IPv4 Internet”,“the IPv4 Internet to an IPv6 network”,“an IPv6 network to an IPv4 network”,和“an IPv4 network to an IPv6 network”。目前的IPv4和IPv6的路由配置策略均可用于无状态的IPv4/IPv6翻译,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运营性。
4. 对于有状态的IPv4/IPv6翻译(NAT64),互联网上的IPv4主机必须使用IPv4-converted IPv6 address;在应用场景“the IPv6 Internet to an IPv4 network”中必须使用运营商的路由前缀,在应用场景“an IPv6 network to the IPv4 Internet”和“an IPv6 network to an IPv4 network”中,除使用运营商的路由前缀外,还可以使用well-known前缀64:ff9b::/96。
5. 讨论了RFC6052所定义的新的地址结构对于路由、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影响。
目前我们正在实施 “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IPv4/IPv6过渡系统”。该项目以RFC6052和相关系列标准为依据。国内外运营商和信息提供商也正在对基于RFC6052及其他系列标准的方案进行测试和现网部署。
(作者单位为清华大学网络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0年12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