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部署和运行情况
根据系统的设计方案,分布式网络大讲堂系统中服务器角色有两种: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因此,在学校网络中心部署了主服务器系统,并在各个校区分布式地部署从服务器系统。系统部署完成后,首先进行初始化,完成分布式集群中服务器的角色设置,主服务器角色设置为网络中心的主服务系统,从服务器角色的虚拟教室服务器设置为各校区的从服务器系统。
网络大讲堂系统核心面向多处理器架构设计,允许单服务器在不影响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单服务器可以支持高达500用户并发和超过1500路视频流的交换,接近系统和网络能够支持的极限能力。系统支持当前大多数硬件平台,核心线程优先保护、数据流容错的设计思路使系统可以支持7x24小时免维护稳定运转。
图3 网络教室资源管理界面
服务器端的网络教室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教师用户(拥有山东大学邮箱的教师可以自行注册教师用户)登录系统进入教室管理中心,可创建一个立即开始的即时课堂,也可以预约两天内的教室,或者查看自己预约教室的详细信息,并可以查看所有课堂的详细信息。选课学生则可点击教室管理中心查找课堂并参加或者直接点击课堂中心相对应的教室门牌号即可进入课堂。
图4 系统客户端界面
系统客户端界面如图4所示。左侧是用户列表区,教师可以控制系统中显示的视频内容,并可以控制学生的发言权限。根据教师和学生不同的需要,客户端界面也包含预上传的共享文档,共享文档支持大部分文件格式,包括Office文档、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等,也可以共享应用程序界面或电脑桌面。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区发起提问,或者举手申请语音发言,与老师直接交流。
基于IPv6的网络大讲堂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帮助山东大学实现了跨校区的网络教室,使各类课程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网络大讲堂平台也适合举办超大规模的各种会议和培训活动,不仅可以应用在大学教育,对普通教育、企业e-Learning、 社会教育及其他互联网培训应用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1为山东大学网络中心;2为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