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河南省在充分领会通知精神,深入调研和准确论证基础上,拟制下发了《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下一个十年的教育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经过对《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教育信息化有关内容的仔细研读,我们感到,一方面,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更加重视,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以此为契机,教育信息化将迎来新的建设高潮。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到,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责任更重、压力更大、信心更足,我们将牢牢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教育部的大力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定位,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态度,进一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推进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经初步调研,我们制定了如下规划草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规范体系、统一标准、突出重点、稳步实施、提升服务、推动应用”的发展方针,以建设覆盖城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体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交换平台和教育资源中心平台建设为关键,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为核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科学发展、优先发展、协调发展,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层次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河南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就河南而言,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基础各异,为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统一标准。注重研究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同一区域校际之间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学校、偏远学校和薄弱环节倾斜,推进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2.按需发展,稳步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用能力提升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等信息化工程为龙头,发挥工程项目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坚持以应用促建设,边应用边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社会的能力。
3.整合资源,提高效益。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状况,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加速基础性数据的标准化改造,防止重复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有效调控增量资源,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化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4.注重实用,安全可靠。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相结合,采用成熟、可靠的信息技术来支撑整个教育信息化工作环境,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同时,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为今后工作拓展空间。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相衔接、符合我省实际、覆盖全面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初步建立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形成“标准统一、覆盖全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教育信息化网络,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为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