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新途径
6月10日,湖南长沙民政职院,一个社工学院的课堂里传来学生的讲课声。45分钟的课程中,30分钟由四名学生上台通过自己的空间“展示”ISAS(信息搜索与分析技术)介入长沙社区矫正的探索。
课堂上,时而是学生们在香港社区做义工的现场视频,时而是与香港社区的现场互动,忽而白色电子白板上出现的是老师杨婕娱在空间里批改作业的鼓励话语,忽而呈现出香港社区工作场景的照片,一堂“空间教学”课堂正在打破以往的时空局限,扩展到围墙之外。
“第一是把课程放到空间里面;第二是把互联网牵到教室中;然后是老师在空间里面建设课程,学生在空间里做作业,老师到学生空间批阅作业,学生到老师的空间里学习课程,这样形成一种空间互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洪宇介绍,学校是最早一批使用世界大学城教学空间平台的,起初“大学城”框架还很简单,经过与学校的不断磨合,有了今天“空间教学”的全新模式。
2009年,湖南教育探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新途径,包括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23所高职院校依托“世界大学城”云计算平台,构建全省教育云平台集群,实现跨校跨区互联互通,共建共学,这被命名为“职教新干线”。
2010年至今,“职教新干线”已建有机构平台181个,师生教学空间50余万个,发表文章1160多万篇,发布教学内容为主的视频66万个,其中录制的湘绣大师刘爱云、湘菜大师许菊云等技能大师的技艺视频2万多个。教师和学生互动超过4500万人次,文章浏览超过1.8亿人次,视频浏览量达到900万人次。
“提供一个可以智慧成长的云计算空间平台,将互联网各种应用功能和云计算、Web2.0技术和服务模式,智能化汇聚到每一个院校及其师生空间平台”,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办公室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禾田雨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世界大学城)董事局主席朱松林向本刊记者描述,世界大学城平台现已聚合全球视频课件500多万个,各种教程3300多万篇,而且正以每天8000个以上视频、100万篇以上文章专著教案数量成长,上千家高等中等院校在空间平台开展管理、教学、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在形成,自主学习机制得以建立。
这样的“空间教学”贵不贵?朱松林以“中国火车博物馆”这个平台为例告诉本刊记者,每年的服务费仅仅为16元,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院校每年仅支付平台服务费即可运行整个云平台。云计算当中最核心的理念是:平台即服务。只需支付平台出入口带宽租用费和个人空间租用费,就可以实现空间教学基本条件,这个成本投入只有传统的自建技术构架投入的1/10,避免了以往动辄建设数据中心的巨额“云投入”。
王键表示,以世界大学城为依托的空间教学,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从技术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教育信息化不等于硬件的大幅投资,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的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人人有空间的未来
3月13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至2020年)》颁布,提出到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教育部将“三通两平台”列为2012年重点工作,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并建设“教育资源云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王键说,过去的教育信息化局限在某级某类教育内部,局限于单个教学系统的使用,是一种封闭的状态,现在的“空间教学”不但有助于解决“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两个教育的核心问题,还有助于走出过去教育部门在课程资源建设、教育教学评价、行政管理方式以及数据库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湖南的“空间教学”正由职业教育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延伸,争取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实现在职教师、高中及以上学生都拥有一个学习空间,最终让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在“终端+空间”的空间教学中,上网终端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互动、共享、开放、安全的基于云平台的个人学习空间受到学生追逐,但能否实现人手一台电脑的“终端”普及成为问题。
基于此,湖南部分已经开始推行空间教学的职业学校提出,校内图书馆电脑免费供给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另一方面,在移动互联如此便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呼吁,世界大学城能否向社交媒体学习,开发相应手机终端,便于随时关注学习空间。
对此,朱松林告诉本刊记者,教育方的需求和开发方的改进紧密相连,世界大学城将于近期解决在手机终端的移动使用问题。
“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终身学习的围墙推倒,学校教育教学的平台也可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依托平台。”朱松林说,这注定将是一场波及全社会的空间教育革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