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辍学率”“传统大学消亡”“大干快上”
正确认识MOOC的三个关键问题
近日,“中国大学MOOC”项目正式启动,首批上线的56门课程,全部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16所知名大学,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MOOC又称“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英文简写,它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在线课程,最早发端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名校,自2012年进入中国后就迅速掀起了一股建设热潮,并一直延续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过120所高校先后实施了MOOC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985”高校都参与其中,“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MOOC平台已经正式投入使用。MOOC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高等教育形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期望,MOOC能够对传统大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并最终实现人人都能享受一流高等教育的梦想。但是,与轰轰烈烈的实践相比,MOOC的相关研究尚不深入,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网络“高辍学率”
是不是MOOC的致命伤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针对100万名MOOC用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的学习者完成了全部课程,大约一半学习者只听过一堂课。该结果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在线教育的高辍学率很快就被认定为MOOC的“阿喀琉斯之踝”,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影响颇广的“科学论断”。但是,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在线教育的辍学率与传统教育的辍学率不是同一概念。
在传统教育中,辍学往往意味着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全部机会。但在网络教育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是碎片化的、非连续性的,如果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他们就会主动放弃,并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新的学习内容。所以,这种“辍学”更多是学生主动意识的体现。在网络学习中,学生掌握着学习过程的全部权利,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在现实课堂中,学生即便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毫无兴趣,他们也很难逃离学习现场,最多只能通过“上课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等消极行为进行反抗。实际上,上述调查中4%的完成率往往意味着这部分学生是全程深度参与课程学习的。而在传统课堂中,如果排除“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在一门课程教学中能够持续地深度参与学习的学生比率能否真正超过4%,恐怕很难做出判断。
此外,在线教育的受众数量是传统教育的成千上万倍,这也导致在计算辍学率时容易得出一个极低的数值。无论如何,在线教育的高辍学率都不应成为反对MOOC的借口或托词。但不容置疑的是,这种高辍学率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问题,高校如何利用网络更好地进行教学,真正提高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将会成为影响MOOC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