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Qbh Bridge Port Extension标准
端口扩展(PE)设备是一种功能有限的物理交换机,通常作为一个上行物理交换机的线卡使用。端口扩展技术需要为以太网报文增加TAG,而端口扩展设备借助报文TAG中的信息,将端口扩展设备上的物理端口映射成上行物理交换机上的一个虚拟端口,并且使用TAG中的信息来实现报文转发和策略控制。
当前市场上已有端口扩展设备,如Cisco的Nexus 2K就是Nexus 5K的端口扩展器。VN-TAG是Cisco为实现端口扩展而定义的一种私有以太网报文标签格式,这种报文格式不是建立在IEEE已定义各种标准上。VN-TAG为报文定义虚拟机源和目的端口,并且标明报文的广播域。借助支持VN-TAG技术的VSwitch和网卡,也能够实现类似EVB多通道的方案,但是VN-TAG技术有以下一些缺点:
1. VN-TAG是一种新提出的标签格式,没有沿用现有的标准(如IEEE 802.1Q、IEEE 802.1ad、IEEE 802.1X tags )。
2. 必须改变交换机和网卡的硬件,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对现有的网络设备软件进行升级。也就是说,VN-TAG的使用需要部署支持VN-TAG的新网络产品(网卡、交换机、软件)。
最初IEEE 802.1工作组曾考虑将“端口扩展”特性作为EVB标准的一部分,但是工作组最终决定将端口扩展发展成一个独立的标准,即802.1 Bridge Port Extension。Cisco曾向802.1Q工作组建议,将VN-TAG技术作为实现EVB 的一种可选方案,但IEEE 802.1工作组最终没有接纳这个提案。此后,Cisco修改VN-TAG技术草案,修改后的草案称为M-TAG,该方案的主要目标仍是为实现端口扩展设备与上行交换机之间的通信标准化。
802.1Qbg EVB的标准化进程
在本文写作的时候,IEEE 802.1Qbg的授权请求(PAR)已经通过,正式的标准化过程正在进行中。IEEE 802.1选择VEPA技术草案作为EVB标准的基础,因其使用现有的技术标准,并对现有的网络产品和设备产生最小的影响。多通道技术作为一种可选项,也在EVB标准中定义。多通道技术提出一种标准化T A G 机制,以实现VEPA、VEB及Director IO的灵活部署。
“方案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如表所示,VEB的优点是虚拟机之间的报文转发性能高,软件EVB(VSwitch)的兼容性好,易于实现。而EVB的优点在于虚拟机流量的监管能力、网络策略部署能力以及管理可扩展性。EVB与VEB各有所长,并不存在绝对替代关系,也正因为这个原因,EVB标准又定义了“多通道技术”。建议用户在设计虚拟服务器接入层网络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表 VEB方案与EVB方案的综合对比
另外,市场上现存的一些与虚拟服务器接入层网络相关的产品,采用的方案并不是802.1工作组承认的标准技术。建议用户在评估设备的过程中,从保护现有设备投资角度出发,充分评估特定厂商产品的技术特性,确认其是否能在将来与当前正在标准化进程中的EVB 标准充分兼容。
(作者单位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