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虚拟化建设的优势
虚拟化技术是将底层物理设备与上层操作系统、软件分离的一种“去耦合”技术。利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计算、存储、网络等IT 基础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共享的虚拟资源池,把逻辑资源按实际需求同时提供给各个应用。当前虚拟化主要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
信息中心较早就开始尝试虚拟化技术,早期就部署了数台机架式服务器用于测试。2008年IDC中心投入使用后,采购IBM高性能刀片服务器、EMC高性能存储、SAN交换机等设备,安装VMware虚拟化操作系统、搭建高性能存储SAN 网络,大规模应用虚拟化。目前数据中心虚拟化集群已开设200余台虚拟化服务器,既包括中小型的网站,还包括大型的数据库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虚拟化相比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系统可靠性,保障数据安全。虚拟化高可用性(HA)技术、在线迁移技术(VMotion)能保障单台宿主机故障后,其上虚拟机能在不停机的前提下顺利迁移至其他宿主机,避免单点故障;快照(Snapshot)技术、虚拟机备份(DataRecovery)技术能使操作系统崩溃、数据误删等灾难性事件快速得到解决;物理-虚拟转化(Converter)技术可为独立物理服务器制作虚拟化备份,NAS存储、商用备份软件也为独立服务器提供了可靠的外部数据备份环境。对于信息化关键性业务,既可通过物理、虚拟服务器异地主备运行的方式提高容错性,也可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将流量均布到多台物理、虚拟服务器提升处理性能。目前浙大门户网站、LDAP、邮件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等重要应用,都已实现虚拟化备份或全虚拟化。
2、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以数据中心实际运行的一组小型虚拟化集群为例,该集群共有7台机架式服务器,共开设47台虚拟机。系统为虚拟机分配的内存约为142G,通过虚拟化内存共享技术、内存回收技术,实际消耗内存约98G,节省约30%的内存开销;通过存储精简置备技术,为47台虚拟机置备4.65T磁盘空间,实际占用仅1.65T,节省65%。
实施虚拟化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了确保单服务器故障后虚拟服务器能顺利迁移至其他主机,集群需要预留一部分硬件资源,对于少量服务器组成的虚拟化集群这部分预留资源所占比例较高;大型集群利用率高,但需要考虑厂商产品的高额授权费用;虚拟化服务器相比传统服务器更为集中,设备安全、网络带宽保障、病毒防护需要更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