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础业务类服务平台
基础业务类服务平台包含许多学校业务流程中比较独立的、可重复使用的功能,这些服务单元既能对外独立提供服务,也以接口的形式为其他服务提供支持。如学校统一收费系统、视频点播直播系统、通用注册系统、网上预约系统等。
4.运行管理类服务平台
运行管理类服务平台主要为服务的运行管理提供支撑,如提供服务上线等通知发布、提供知识库的自助服务、各类IT服务的申请、故障处理的跟踪等,为“一站式”服务门户中注册的所有服务提供运行管理的基础平台。
用户服务门户
用户服务门户是服务面向用户的窗口。与传统的门户系统相比,用户服务门户是“一站式”服务面向用户的统一集成界面,不仅包含以信息个性化分类、采集、推送和展示等为主的传统信息门户的职能,还包含面向业务流程的申报、反馈、查询、报表等综合业务功能。服务门户更注重对服务系统的抽象与展现。
服务门户与信息门户和应用门户相比,最大的转变是对服务的整合,如图4所示。按照服务的属性,可以分为基于门户自身功能的个人服务,如我的邮件、我的待办、我的订阅等;经过业务梳理后形成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如教师服务、生活服务、学生服务、IT服务等;以信息聚合为目的的资讯服务中心,如抓取后归并的校园公告、讲座信息等;以团队成员为对象的协作服务中心,如好友、投票、讨论区等。对服务更精细的划分、更标准化的管理、更有目的性的聚合都体现了“服务”的核心地位,这也是服务门户区别于以往的门户最显著的特征。

图4 服务门户结构
用户服务门户提供了资讯类、业务类和协作类的服务集群。用户服务门户还提供了以不同角色的用户在学校期间整个生命周期视角去组织服务的独特方式。根据不同角色用户的生命周期划分类别是一种有益的服务设计尝试,将大量的服务归属于用户在学校整体业务中的不同阶段的需要,一方面便于用户检索和使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业务部门和信息化管理者对业务过程的服务设计,不留空白区域。
用户服务门户除了适合传统PC终端显示和使用的版本,还提供了智能移动终端版本——“i复旦”移动门户。与服务门户不同,“i复旦”移动门户主要着眼于信息推送和方便师生用户查询信息类的服务集成,而摒弃了复杂的业务服务。“i复旦”移动门户首期主要完善了一卡通消费查询、会务查询、班车查询、校园日历、黄页、消息中心、新闻、概况、移动图书馆、移动迎新、课程表、成绩查询、空余教室查询、讲座预告、失物招领等应用,于2011年正式上线提供服务。“i复旦”移动门户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了解校园动态及个人信息的窗口,支持Android、iPhone和Web终端访问方式,有效地改善了现有学习和生活模式,促进了校园生活的移动化,更有利于提高校园支撑服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优化校园服务的质量。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在数据、业务和服务等层面的梳理、贯通、整合与重组,复旦大学正逐步展现一个便捷、高效、融合和完整的符合信息化支撑学校发展的“一站式”信息化平台,以直面师生用户的特点,建立体现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在“一站式”服务过程中,复旦大学重视信息化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强调服务的个性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平台化,在决策主导服务、建立数据循环机制、体现个性化和创新模式设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作者单位为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