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
服务是信息化“一站式”服务模式下的最小业务单元。服务管理依据不同角色用户的业务生命周期,建立服务模型,将用户需求归纳为信息服务、应用服务和综合服务。信息服务是针对个人提供的校园网信息推送和获取服务,以个人用户可获得的信息为服务对象,实现统一的封装、推送和获取等功能;应用服务是对传统管理业务的封装,既含传统业务系统提供的教学、科研、人事、资产等类型业务,也包括招生、迎新、离校等需要多个业务部门和系统配合的跨部门业务;综合服务则是在其他服务的基础上,为了简化服务流程、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体验感的综合类型服务,如统一申报服务、综合数据查询与分析服务等。对于一些具备共性的、可独立为其他系统提供支撑的服务,被抽取出来整合成服务平台,可通过标准和通用的服务接口直接向用户或其他系统、应用提供服务和支撑。
业务整合
“一站式”服务的设计往往会涉及多个部门的多项业务,为保障服务中心各项业务的顺利流转,需要多部门协同处理。业务整合的目标是通过底层数据的流转,实现跨多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合理整合。“一站式”服务中心的数据交换模式为部门协同提供了实施基础,在业务流转过程中,无需变更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上一步骤的结果数据利用数据集成技术交换到下一步骤的输入数据,实现信息和流程的无缝对接。
涉及到多个业务部门和系统的数据流转和业务整合一般作为服务的后端处理,需要相关各部门所使用的业务系统都正常可靠的运行,数据真实、实时有效。
服务展现
服务展现在服务碎片化和内容重组的基础上,通过服务门户体现。服务门户是“一站式”服务面向用户的统一界面,集成信息服务、综合服务和应用服务的使用界面,不仅包含以信息个性化分类、采集、推送和展示等为主的传统信息门户的职能,还包含面向“一站式”服务的申报、反馈、查询、报表等综合业务功能,有支持大并发、稳定可靠、时效性强、用户体验要求高等特点。此外,移动门户也应成为服务门户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设成果
基础数据服务
数据交流和分析利用是“一站式”服务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各项业务变革的重要手段,加强数据的分析应用是坚实管理基础的必然趋势,为校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复旦大学在基础数据服务方面的工作,可以从建立统一、权威的基础数据平台和数据管理及利用几个方面来阐述。
1.基础数据平台
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以数据集中、信息整合、业务贯通和服务统一为指导思想,以“共享数据库”模式主导统一数据中心(U-IDC)建设,依据代码标准管理,着力建立各业务系统与共享库的数据交换机制,维护统一、权威的集成中心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业务数据库、全局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数据仓库,面向“一站式”服务模式提供各种服务应用的主题数据统计和分析服务,如图2所示。

图2 集成中心库数据架构
目前,基础数据平台支持学校绝大部分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并已经与25个核心业务系统完成了对接。
2.数据利用服务
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归类、转换仅仅是第一步。积累的大量数据只有充分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数据服务的工作重心是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数据梳理,建立面向服务的跨越传统应用的主题数据库与专题视图,完善“业务系统-共享数据库-服务主题库”的数据平台,为传统业务的交叉和数据分析利用奠定基础。
数据利用服务以专题数据分析和综合数据展示两种方式提供服务。
(1)专题数据分析服务
综合利用学校各类资源,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对全校的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纵向对比(与本校历来的数据相比较)和横向对比(与其他同类院校的数据相比),发现学校自身的不足和进步,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辅助学校的管理决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综合数据展示服务
综合分析服务向职能部门提供自定义或预设主题的查询和展示服务。依托第三方数据展示工具,根据本科生院、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展规划处、上海医学院、文科科研处、图书馆、资产处和校党政办的数据需求,建成了涵盖教职工与本专科生、研究生的6大类17小类的主题数据展示系统,主要包括人员信息类(教职工综合信息统计、学生综合信息统计、本专科生基本信息查询、教职工基本信息查询、研究生基本信息查询)、科研类(文科科研数据分析、教师学术表现)、教学类(研究生成绩分析、招生数据分析、本科生生命周期数据分析)、综合服务类(一卡通分析、图书馆客流分析、综合校情展示、其他信息)、资产类(宿舍数据统计、宿舍使用情况统计、资产设备统计)、报表相关类(教育部高基报表)等主题。
综合数据展示系统接入学校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职能部门通过身份认证账号登录后使用相应的数据主题。主题数据所需的数据源由信息化部门预先设置,用户只需在界面上通过拖拽图表等方式选择条件范围,即可查询需要的数据统计情况,并以多种图表组合的方式显现。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