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SDN在中国
SDN在中国市场尚处于实验阶段,学术研究多于产业实践。目前,大部分企业对SDN认识不足,供应商产品、方案也不成熟,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企业对SDN的态度也比较审慎。受成本控制、技术、市场、应用及企业内部IT架构影响,两到三年内,SDN在中国的应用普及率不会有太大突破。
1、机遇
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盛大、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和京东、淘宝、当当等电商平台会是第一批SDN的尝试者。他们对数据中心及网络性能的要求很高,而SDN可以对硬件和网络设施产生巨大影响,使IDC效率更高。
电信运营商会是第二波尝试者,随着流量的增长,传统网络架构已不能满足,新的网络架构探索一直是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SDN将流量控制和硬件设备分离的理念对于解决大流量网络难题有积极意义。
尽管政企市场起步会相对滞后,但市场容量将超过互联网、电商和运营商。
2、竞争
1、传统网络巨头:思科、华为、阿朗、瞻博等传统网络巨头都在积极探索SDN相关技术和产品。尽管SDN对这些厂商传统产品会造成一定影响,但SDN是未来趋势所在,他们不可能放弃这个巨大的市场。
2、IBM、VMware、Oracle等觊觎网络市场的IT巨头:这些巨头先是通过产业并购迅速介入市场,然后再研发投入,走马圈地。
3、创新型新兴SDN厂商。其中的一部分可会被巨头收购。但SDN是一个新兴技术,市场主导者尚未明确,不排除新兴厂商超过巨头的可能。
3、挑战
首先,当前SDN技术和相关产品尚未成熟,尤其是针对国内用户需求特点的产品严重不足。成功应用案例几乎为零。在供应商产品、方案出得明显进展之前,国内用户将持续保持审慎态度。其次,SDN对于传统网络设备厂商来说,是一种巅覆性方案,它切断了网络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的捆绑,传统设备商在找到与之相融合的市场策略前,采取抵制性措施的可能性很大。再次,SDN能否带来网络成本和性能的双重效益,仍有待实践检验。不管是互联网公司、电商还是运营商,涉及基础架构改变时都会十分审慎。
SDN将成为网络部署的一个趋势,当前,国内SDN普及率虽还没有明显突破。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SDN将与传统网络架构并存。但可以肯定的是,SDN已经成为网络架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其市场增长空间无可限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