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远程教育领域专家托尼·贝茨(Tony Bates)在1995年出版的《技术、开发学习和远程教育》一书中,独创性地提出ACTIONS模型,从媒体与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的角度对远程教育进行思考。他指出在开发学习和远程教育中,技术选择与应用的要素可以表述ACTIONS 中的一系列问题,每一办学机构都需要对其做回答[1]。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开展了十余年,已取得丰硕成果,然而,也出现一些问题:网络教学资源的不足和重复建设;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无法提供有效的学习过程支持等。为了促进远程教育更好地发展,本研究采用抽样分析的方法,对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门户网进行内容分析,试着从媒体与技术应用的角度,分析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研究对象和分析框架
作为网络教育的国家级示范课程,其课程建设中反映出来的媒体与技术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着目前国内远程教育的最高水平。
2010年度十大热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已经出炉,由于每所高校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媒体与技术应用具有通用性,本研究从这十所高校的精品课程中各随机抽取一门课程作为调查对象,再围绕着ACTIONS模型的具体要素逐一阐述。表1是分析的框架。
表1 分析框架
分析远程教育的实施
获得途径
无论何时,一项技术的可获得性都是它用于教育教学的首要考虑因素。远程学生人均计算机的持有率并不高。上网条件也制约着远程课程的可获得性。此外,课程中各种媒体的可获得性也是应该重视的问题。例如课程的网络课件、授课视频、听力材料等等。从十所高校的调查情况看,很多课程中的资源都以各种媒体的形式拆分在网上供学生下载,其中西南科技大学等院校,已经致力于各种移动教学资源的制作。
成本
就异步网络的学习成本来看,我们从托尼·贝茨给出的“不同规模的课程技术成本比较”看出,随着学生数的增加,其成本仅高于广播和录音带的成本。仅就网络课程建设、维护等的生均成本来说,其依然是不高的,但是各种视频会议系统的引进,短信平台的使用及学习支持服务投入等情况在未来将占到很大比例。然而,目前国内尚没有精细、完善、标准化的成本核算方式,不过就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盈利情况来看,收入还是远大于支出的,这或许可以从侧面看出我们很好地控制了成本,但从另一种角度说我们也刻意压缩了成本,对利润给予更多关注,从而产生教育质量降低的可能性。
教与学
目前,国内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的网络教育都是采用全在线的网络学习模式。从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可以看出远程高等教育正在慢慢走出资源发送和堆砌的的旧模式,开始真正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将媒体与技术的使用融入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网络学习中的合理使用上。例如,重庆大学在2009年度国家网络精品课程《经济法》中贯彻的是“5any”理念,精心构建了“阶段学习”模式,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首先考虑的是教与学的需要,选择最实用的媒体技术,如用Flash小动画来引导阶段学习的三阶段。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