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认为当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关注信息技术通晓理论,按照信息技术通晓理论指导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而非现在流行的信息素养思潮。因为我国当前的信息技术整体硬件水平,以及我国当前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要求我国必须更多地关注技术层面的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关注的是学习者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如何学习信息技术,二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习,当前我国国民的整体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较差,所以必须关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而信息素养强调的是人利用信息的综合素质,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层面,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本人认为应该更加关注的是信息技术通晓理论,注重教授学习者一些基本信息技术技能和基本的信息技术概念,把其作为最基本的学习基础,而非信息素养这一综合的素质。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研究的工具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工具,关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和道德问题等。我们应该按照信息技术通晓理论的技能、概念与能力的层次结构,架构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我们必须革新传统的计算机教育的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握我国现有国情,立足国情,面向发展,制定符合发展规律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结构,从而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带动我国的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 Final Report.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http://www.ala.org/acrl/nili/ilit1st.html
[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ommission on Physical Sciences,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oard. Being Fluen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ublic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9)
[3]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00) . National Educational T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Engene, OR: Author
[4]Doyle,C.(1992)Outcome measure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with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of 1990. Final Repord to the National Foru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Summary of Findings.
[5]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6]张倩苇.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J]. 电化教育研究,2001,(3).
[7]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J]. 电化教育研究,2001,(10).
[8]刘向永.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中小学电教,2001,(6).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