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信息化教学的方法
信息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现在已经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有活动法、发现法和同伴影响法。
3.1 活动法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中其活动是否积极是儿童学习主动与否的关键。从这一理论出发,皮亚杰认为教学中的活动法是儿童教育的最重要原则。只有自己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与否定。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活动法。比如可以设计一个虚拟实验室。所谓虚拟实验室,实际上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某些情境,供学生观察与操纵其中的对象,使他们获得体验或有所发现。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利用现代化的认知工具和建构工具来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常用的认知工具有E-mail、BBS、聊天室、远程会议、电子百板等;常用的建构工具有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和概念地图等。
3.2 发现法
在发现法教学中,教师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探索的技巧,有利于强调学生的责任心,而且发现学习的结果也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3.3同伴影响法
皮亚杰认为儿童间的合作最有利于鼓舞儿童真正交流思想和进行讨论,最有利于促使儿童养成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方式。如果儿童不能了解彼此的相对立场和观点,就会长久地停留在本质上是自我中心的立场上。由此,皮亚杰极为重视教育中的“同伴影响法”,认为这是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在信息化教学中同伴影响法主要表现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或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SCL)。这种学习方法是与传统的个别化CAI截然不同的概念。个别化CAI注重于人机交互活动对学习的影响,CSCL强调利用计算机支持学生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的支持下,学生们可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小组课题等合作性学习活动。
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虚拟教室、虚拟学伴系统都是CSCL方法。虚拟教室(Virtual Classroom,简称VC)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互相听得着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时通讯功能实现传统物理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教学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未有的教学活动,如异步辅导、异步讨论等。虚拟学伴系统(Virtual Learning Companion System; 简称VLCS)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来模拟教师和同级学生的行为。
四、 信息化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4.1 信息化教学末将“人灌”换成“电灌”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新民曾说:“现代教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绝不是简单地使它成为一种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硬件或设施建设,更不能用新技术把教科书和黑板搬到屏幕和网络上,那样只是强化了从前灌输知识和标准化考试的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教授也认为:“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人才不再是仅仅掌握一些既定的知识,而是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乃至发送信息的信息素养,这才是教学实现信息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此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专家刘茂森指出,在学校的教学设备改进的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要将双主体教学观,创新教育观等现代教学思想贯彻融合到信息化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成为优化教学过程的手段,由内容导向式教学向主题驱动式教学转化,由被动式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求性学习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的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崭新的发展时空。
4.2 信息化教学并不排斥“人情味”
教育界专家指出,信息化教学是目前国家倡导的教学方向,但在教学走向信息化的同时,不应该忽视“人情味”;而认为信息化教学与德育及情感教育水火不相容的观点也是片面的。教育技术学博士导师祝智庭教授指出,将信息化教学作为教学的全部,这是对教育部倡导方向的一种片面理解和执行。教学信息化实质上只是办学指导方向之一,多元化的整合观才是创立新型办学模式的主导思想。在对青少年的德育以及情感教育方面,教师仍具有不容替代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平时组织的各种校内外文体活动,加强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互敬互爱的意识以及协作精神。
五、 我国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5.1 我国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
为促进我国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国内各大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如联想公司提出的“传奇数字校园网解决方案”,浪潮公司提出的“eM-class电子教室”,北大青鸟提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设计方案”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联想公司的“传奇校园网解决方案”中提出校园网中的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校园办公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图书阅览室、视频点播、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等。 以传奇校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基于WEB应用的联想传奇数字校园解决方案,将为中小学校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全面实现数字校园的师生管理、教学管理、课件管理、考试管理、信息点播、多媒体教学、学籍管理、校产管理等,是中小学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强力支撑。
浪潮集团于近期推出了针对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eM-Class全功能多媒体电子教室。eM-Class集“教学网、校园网、因特网”三网于一体,以eM-Class全功能电子教室专用微机、多媒体线、网线、网络集成设备和eM-Class功能软件包为基础整合而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交互教学、视频、音频点播、COD课件点播、电子阅览、教学资源、网络考试、校园网络、因特网等9大模块功能,不仅满足了在校学生日常的上网、上课和考试等基本需求,同时还包括了社区生活、读书阅览在内的其他的校园网络信息需求,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课余时间里对于信息的要求。与此同时,浪潮eM-Class电脑教室还整合了教学资源,开办了教育论坛,将教研室与课堂联系在一起,做到了在校园内实现全面的信息共享。
北大青鸟设计的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主要功能包括广播教学、语音教学、监示遥控、演示教学、电子黑屏、远程关机、电子举手、系统设置、分组讨论、联机考试、集成控制、电子白板、在线讨论、远程命令、文件传输、网上影院。
5.2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桑新民教授为我们畅想了一下今后10到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宏伟蓝图:在全国建成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城乡教育新体系。教育系统内部要在决策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实现信息化,教育系统外部要在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实现信息化,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终身教育体系。要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新的生存方式,不断提高信息意识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使我国发达城市成为全球教育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枢纽,使我国的教育信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利用相互融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有限电视网和数字卫星视频系统,创造一个覆盖全国城市、乡村山区、海岛的高速、宽带、交互性、智能化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创建各种模式的虚拟大学、虚拟中小学、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等等,使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指导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教育;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室的面貌、学校的面貌,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的概念、教学的概念,考试的概念,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使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终身化;造就一批信息时代的教育家、教育管理家和优秀学生,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各级各类建设人才。
(作者:柳杨 赵呈领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
参考文献:
1. 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天地,《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2期
2. 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初探,《2001年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3.戈佳:信息化教学模式初探,《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