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自2009年起开始应用虚拟化技术构建新型数据中心。其设计思路是采用将数据中心硬件设施资源“池”化的方法,形成虚拟的计算池、存储池、网络池,每个池均可实现动态的资源配置,使资源的使用方式从专有独占式转变为完全共享式。即根据实际情况自动部署并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建立一个基于业务的资源共享、灵活配置、面向服务和自动化管理的新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能够集中承载全校所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维。
我们通过采用VMware、Cisco、EMC三大IT巨头的产品及Eblock的整体解决方案,整合了现有的硬件资源和网络应用。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建成了一个具有高可靠性、高扩展性、易于管理的高品质数据中心,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服务,使学校信息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型数据中心获得了国内外多家知名IT企业高管及国内众多高校信息化方面专家的高度评价。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中心的架构方案如下:
1.利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搭建数据中心计算资源池
在数据中心近50台高性能(4路8核CPU和128G内存)的刀片服务器和机架服务器中安装了VMware vSphere虚拟化软件,通过VMware vCenter Server对所有的物理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按照应用级别不同,建立多个服务器群集。所有的虚拟机形成一个可统一分配的计算资源池。对应图3的Compute Poo部分。
图3 山东科技大学数据中心架构图
2.利用存储虚拟化技术搭建存储资源池
在数据中心部署了4台存储容量近100TB、高I/O性能的专业存储阵列。通过EMC VPLEX Local引擎部署在存储阵列前方,将后端不同型号的存储阵列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存储资源池,对应图3的Storage Pool部分。
3.利用网络虚拟化技术搭建网络资源池
在每台刀片服务器上安装Cisco Nexus 1000V虚拟交换机,用以代替VMware虚拟交换机。充分利用了思科和VMware共同开发的分布式虚拟交换机(DVS)的应用程序接口,为虚拟机提供高级网络功能。对应图3的Network Pool部分。
4.利用VMware的P2V技术,实现传统数据中心向新型数据中心的迁移
利用VMware的P2V技术,将传统数据中心运行的几十项应用系统,包括校园一卡通、教务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关键业务全部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并使用VizioncorevRanger Pro备份软件对重要应用虚拟机和数据进行备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