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将物理存储虚拟化成逻辑存储,使用者只访问逻辑存储,从而实现对分散的、不同品牌、不同级别的存储系统的整合。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简化了对存储的管理。如图2所示,四个不同品牌和级别的物理存储被虚拟成五个相同(对用户而言)的逻辑存储。
图2 存储虚拟化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分级存储,根据数据的访问频率、保留时间、容量、性能要求等因素,将其存放在不同级别的存储设备中,整合高校各部门的一些闲散的、成本较低的存储资源用来存放访问频率较低的数据和信息。而高校数据中心的磁盘或磁盘阵列等成本高、速度快的设备,用来存储经常访问的重要数据和信息。
可见,通过整合高校的存储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存储容量的利用率,可以根据性能差别对存储资源进行区分和利用。对用户屏蔽存储设备的物理差异,实现了数据在网络共享的一致性,并简化了管理,降低了存储成本。
3.网络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是使用基于软件的抽象从物理网络元素中分离网络流量的一种方式。随着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网络边缘或接入层自动扩展到服务器领域。虚拟服务器之间及虚拟服务器与外部的数据交换要求在服务器内部能虚拟出相应的交换机和网卡。虚拟交换机在主机内部提供了多个网卡的互联及为不同的网卡流量设定不同的VLAN标签功能,使得主机内部如同存在一台交换机,可以方便地将不同的网卡连接到不同的端口。虚拟网卡是在一个物理网卡上虚拟出多个逻辑独立的网卡,使得每个虚拟网卡具有独立的MAC地址,同时还可以在虚拟网卡之间实现一定的流量调度策略。
IEEE 802.1Qbg EVB(Edge Virtual Bridging)和802.1Qbh BPE(Bridge Port Extension)是为扩展虚拟数据中心交换机和虚拟网卡的功能而制定的边缘网络虚拟化技术标准。
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数据中心
2009年以前,山东科技大学一直采用传统数据中心架构模式建设校园网数据中心。每增加一个或一类网络应用时,往往需要对应增加一台或几台服务器,应用系统数据通常存放在服务器本地磁盘上,仅对少量特别重要的应用,如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采用双机热备加磁盘阵列方式。截止到2008年底,校园网上包括校园一卡通、教务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研究生管理、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近50项应用系统,服务器数量80余台,大部分应用运行在单台物理服务器上。但常常由于物理服务器故障导致应用中断,系统稳定性差。为了不影响用户应用,服务器维护只能在夜间或节假日进行,管理人员维护工作量大,没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性的工作中。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