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科技部负责人谈创新型国家建设 让科研人员有更好的环境
2019-03-12 《人民日报》(海外版)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1日上午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等相关负责人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综合科技创新排名全球第17位

  王志刚表示,根据中国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5年左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过去一年,中国科技事业涌现出一批以体细胞克隆猴、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成果,港珠澳大桥、高铁、5G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攻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王志刚说,去年,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排名,中国综合科技创新排在全球第17位,科技贡献率达到58.5%。

  王志刚坦言,中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上还存在短板。“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还有不足。创新生态、科研生态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他表示,在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投入的同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把基础研究作为重点,从源头上探索相关领域的方法、原理,在理论上寻求突破,在实践中寻求创新。

  “包干制”与“放管服”相结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对此,王志刚表示,“包干制”改革的重点就是以激励、信任为出发点改进管理,激发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把“包干制”跟“放管服”结合起来,包干制是一种“放”,但不等于不管,只是管的方式和理念会发生变化。

  “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人来开展,要让科研人员有更好的科研环境。”王志刚坦言,科研人员在“帽子”“牌子”“报销”“填表”等方面还有很多困扰,要在法律、政策、环境和科技资源配置方面,解决科技人员所需。同时,要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信任与监督并重,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操守。

  “科研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科学精神、道德操守和科研伦理,应更加理性、尊重规律、敬畏法律,对于那些为了个人名利罔顾法律的行为要加以约束。”王志刚说。

  让“一带一路”成科技合作之路

  王志刚介绍,在人文交流方面,2018年科技部组织500多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招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学员超过1200人次。此外,中国鼓励支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产学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与菲律宾、印尼等8个国家启动或探讨建立科技园区合作关系。

  王志刚说,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中央要求,做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准备工作。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

  王志刚说,科技部等部门此前发布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包括民营企业参加国家科技项目、在民营企业建立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高水平研发机构。

  “只要愿意投身国家的创新驱动、投身科技,并且以科技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安排、制度安排、竞争力要素,科技部在项目、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都会一视同仁、给予支持。”王志刚说。

 

  相关阅读:

  >>科技部:致力推进科研人员不被“帽子”“牌子”等困扰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优化创新生态,让科研人员一心向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