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河北工业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5-11-13 河北工业大学

  11月8日,河北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在北辰校区举行。卓越工程师学院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布局与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双重视角,聚焦新时代工程硕博士教育改革主线,积极构建校企协同、双向赋能的创新育人生态。

  河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处负责同志,天津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负责同志,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谭平恒,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明钦,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副所长赵宝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院副院长、人力资源与干部部副部长边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闫学海,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创新部副部长、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李发荣,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臧甲忠,中咨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祥兵,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斌,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统筹部部长李志芹等出席会议。中国广核集团、中钢邢机、浪潮集团、工大科雅等71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成员单位代表,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高校代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第五十三研究所、第五十四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代表参加会议。

  河北工业大学校长王利民,副校长郎利影、马国伟、李子彪,相关职能部门、学院、导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党委副书记赵斌、副校长江浪主持。

  王利民代表河北工业大学致欢迎词,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上级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兄弟高校及各界同仁致以诚挚感谢。王利民指出,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是学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支点,将着力打造“三位一体”创新生态:以“产教融合样板间”筑牢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以“关键技术突击队”攻坚“卡脖子”工程难题,以“育人机制试验田”探索评价体系改革。学院将全面推行“双导师制”,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重构评价标准,将工程伦理与工匠精神贯穿育人全链条,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工程领军人才。“站在新起点,我们当以更高站位谋划发展、更宽视野布局未来、更实举措推进改革。”王利民强调,学校将以卓越工程师学院为引擎,打造未来工程领军人才培养高地,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河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处负责同志首先为大会致辞。她表示,大力发展卓越工程师教育是河北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学院成立高度契合国家战略部署和河北省产业需求。她高度认可河北工业大学的工科底蕴和产教融合成效,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与头部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二是强化科研服务能力,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三是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河北样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力量。她强调,省教育厅将在政策、资源配置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学院建设。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河北工业大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域取得突破,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津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杨明海在致辞中表示,河北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天津市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又迈出坚实一步。他强调,校企深度融合的根基在于“相互了解与信任”,深度绑定的核心在于“共同干事创业”--通过共建实践基地、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协同开发课程体系,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同频共振。杨明海表示,天津市教委将从资源开放、深度融入、教育改革、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支持河北工业大学及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青年学子要做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杨明海寄语在场学生,以工匠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以家国情怀锚定人生方向,在破解实际工程难题中成长成才,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关静回顾了两校同根同源、共担“兴工报国”使命的深厚情谊,她表示愿与河北工大在课程共建、导师互聘、项目合作等方面深化协作,携手破解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核心难题。

  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蔚从“工程师精神”培育维度出发,提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应具备探索、求精、担当、协作的精神谱系,期待两校在精神共育、跨学科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筑育人合力。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院副院长边翊作为合作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中国机械总院将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机构优势,与学院共建高水平协同育人平台,推动导师共享、项目共研、资源共用,共同打造“高校+国家级研究院”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助力河北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快速成长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标杆。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沈伯雄汇报了学院建设方案。学校将凝聚校企产教融合合力,着力构建“四共”“四通”培养机制,实现“四个零距离”,全力打造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新高地。

  与会领导、卓越工程师学院导师和学生代表共同为河北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王利民为8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理事长单位授牌;郎利影、马国伟、李子彪、江浪分别为63家理事单位、5家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15家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授牌。

  成立大会仪式结束后,河北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召开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北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章程》和相关制度文件。

  会议同期举办了“高校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经验分享交流会议”,来自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燕山大学3所高校的代表分享了国家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经验。

  河北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先进装备、电气与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化工、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既是河北工业大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京津冀区域构建卓越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的关键举措,将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供示范样本,生动彰显新时代高校在教育强国、制造强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