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国农业大学盐碱地新生态改良技术:向白花花的盐碱地要高产
2018-10-11 中国科技网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灌区试验站内稻浪滚滚,重度盐碱土生态改良示范田测产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团队集成的盐碱地生态改良技术将盐碱地变废为宝,向白花花的盐碱地要高产成为可能。

  近日,由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中科院南土所杨劲松研究员,著名盐碱地治理专家、吉林农大资环学院原院长赵兰坡教授,吉林农科院高玉山研究员,白城市农科院阎喜东研究员等专家组成的测产委员会对松原市乾安灌区试验站内的水稻示范田进行实地测产。经专家严格的监督与核算,白稻8号折合标准水后,农民常规种植的对照处理为4902 kg/公顷,经生态综合改良处理为8217 kg/公顷,增产近1倍。采用胡树文教授的盐碱地生态改良技术,重度盐碱土壤当年改良,当年就能实现亩产千斤的高产水平。

  松原市松原灌区试验站工作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采用胡树文教授的改良方案,这60多亩pH值10.1—10.8,全盐含量4‰—8‰的重度盐碱地当年改良,水稻产量在7500—8500公斤/公顷,和我们试验站采用客土法种植5年的水稻产量水平相差无几。”

  杨劲松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近几年均参加胡树文教授的盐碱地改良示范田测产活动,见证了该技术的真实有效性。这一套综合改良技术是完全成熟的、极具推广性的。该技术优势之一就是实现了盐碱地一次改良,长期有效。”

  当科技日报记者问及技术改良机理时,胡树文教授介绍说:“盐碱地改良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我们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多年深入到生产一线,与当地的农技推广人员和种植户交流,把当地治理盐碱地的一些经验和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同时把专家们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盐碱地改良实际生产中,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系列新改良材料,形成了一整套包含多项措施的综合改良技术。首先,新型土壤调理剂含有大量的多价离子,能和土壤胶粒上的盐离子快速交换,并且有机高分子骨架可有效的聚合土壤小粒径团聚体形成稳定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在灌溉水的作用下耕层盐分离子一部分径流排出,另一部分淋洗更深层土壤,实现了表层的快速淡化。与普通的治理技术需5—7年左右的脱盐、洗盐时间相比,该技术大大增强了水分对盐碱的淋洗效率,1—2年即可将耕作层盐碱脱除。再经过抗盐品种的选育,水肥的精细化控制,提高整个生长期作物的抗逆能力,最终实现作物的高产。经过多年的连续跟踪研究,改良后的盐碱土壤耕作层盐分逐年下降,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均逐年提升,土壤容重和通透性等指标逐渐接近正常土壤。”

  科技日报记者随即观摩了多处盐碱地生态改良综合技术示范基地,均是丰收之景。

  2017年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政府的支持下,相关企业采用胡树文教授的生态改良方案,对松原市前郭县长山镇新立村万亩重度盐碱地进行整治,当年实现水稻大面积丰收。经一次改良后,2018年水稻仍长势良好,平均亩产约1000斤/亩,有效地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脱贫。为当地新增耕地11000多亩,有效缓解了当地的建设用地的紧张局面。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3000亩重度盐碱地,pH值10.3—10.9,全盐含量4‰—9‰。2016年采用盐碱地生态改良技术后,水稻当年即可达到亩产千斤的水平。随后不添加任何的改良物资,只进行常规的种植管理条件下,连续种植2年后,高品质水稻获得丰收。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花吐古拉镇1000亩重度盐碱地,pH值10.1—10.6,全盐含量4‰—7‰,2017年采用生态改良技术,种植旱田作物燕麦,长势良好。2018年种植青储高粱和青储玉米,均长势良好,接近正常土地的生长水平。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50亩全盐含量4‰—8‰的重度盐碱地经一次改良后,甜菜产量当年翻番,连续5年获得高产,土壤各项指标均已经达到正常土壤的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重度盐碱地,土壤全盐含量3‰—8‰,2017年改良后向日葵亩产提高132%。2018年,改良过的盐碱地里,向日葵的长势也远好于去年未改良的田块。

  据测算,经过改良的耕地,其质量等级由原来的9—10级劣质耕地提升到6—7级优质土地,可以大幅度提高优质耕地的比例。

  目前,该技术在全国成功开展了多区域、多作物、多年的大面积田间试验示范,效果非常好。所有的试验示范区域都能做到一次改良,长期有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