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讯,第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结果近日揭晓,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此次共评选出“生命科学成就奖”2名,“生命科学创新奖”10名。
贺林院士主要从事生命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在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致病机理研究、药物基因组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带领的团队揭开了遗传界百年之迷——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遗传病,率先完成了A-1型短指(趾)症致病基因精确定位、克隆与突变检测,发现了IHH基因的3个点突变是致病的直接原因,并与身高相关,此结果可以直接用于产前诊断达到杜绝相应后代出现患者的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2000,Nature Genetics,2001和Nature,2009杂志上。他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赵缺陷症”命名的罕见的恒齿缺失的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并成功地定位了该致病基因,由此结束了中国作为遗传资源大国而又从来没有自己发现和命名遗传病的尴尬局面。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神经精神疾病样品库。在精神疾病的营养基因组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证实了出生前的营养缺乏会显著增加成年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其内容发表在了国际权威期刊JAMA(美国医学协会杂志)(2005),Nature和Science分别对此给予重要评述与评价。最近他在中国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面做了有影响的工作并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Nature Genetics,2007)。他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甘油二酯激酶η(Diacylglycerol kinase eta, DGKH)与精神分裂症关联,这一研究成果于2010年8月24日发表在精神疾病顶级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此外,他结合国情特点提出“百家姓”与药物开发相关性的新思路,最近他在世博馆作了相关内容的专题演讲。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联合基因集团出资设立、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承办的专项奖励基金,设立于2008年,每年评选1次,其中奖励“生命科学成就奖”2名,“生命科学创新奖”10名,奖励基金为1000万元。旨在秉承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对生命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促进我国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促使生物技术产业领军人物不断涌现,激励我国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