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国科学家在艾滋病研究中又有新突破
2013-09-17 人民网—科技日报

  据新华社消息,艾滋病毒攻击人类免疫系统有两个“帮凶”——被称为共受体的CXCR4和CCR5。艾滋病毒只有在它们的帮助下,才能与细胞膜融合并最终钻入细胞。

  继2010年成功解析CXCR4晶体结构、看清了第一个“帮凶”的模样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年轻的女科学家吴蓓丽研究员的一项最新研究,看清了第二个“帮凶”CCR5的“真面目”,成功解析其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

  CCR5是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研发中最受关注的靶点之一。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研发出更为有效的抗艾滋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9月13日,国际权威期刊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蒋华良研究员表示,这项研究的新发现,对于抗艾滋病毒的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上海药物所已经组织团队联合攻关,开展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并已经获得抗病毒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