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我国研发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获实质性进展
2009-10-26 科学时报 王学健

  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取得实质性进展,已经具有较好的预报水平,对影响我国主要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该系统的可用预报时效已达到6天。

  据悉,数值天气预报是在当代大气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天气预报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气象预报的基础,对于预报精度、时效与内容的改进起着关键作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1.0版本,已经于今年4月实现了准业务运行。根据对主要天气系统、典型形势和降雨预报等的检验表明,该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对雨带的正确预报,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如入梅环流形势、副高北跳、阻塞高压、寒潮暴发的环流特征等也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10月23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中国气象局GRAPES模式系统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目前天气预报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值预报能力的提高,GRAPES模式系统取得的成绩已经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应当争取早日实现其正式业务化运行。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端义宏在会上介绍了GRAPES模式系统的发展思路、组织形式、管理和保障措施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和有关科研、高校代表就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和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推进GRAPES模式系统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就如何加强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开放合作、推动我国数值预报发展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