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学术风波接连不断 遏制学术抄袭须重建学术规则
2011-08-02 法制网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术研究开始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但是市场价值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唯利是图。所以,我国目前的学术抄袭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在体制内旧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弊端没有解决;另一方面,在利益驱使下有的学术研究者一切向钱看。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加起来导致中国知识分子近年来在学术领域的抄袭造假行为更加严重了。

  科学技术进步法这部科技界的“宪法”所提供的禁止功能如此的弱,导致潜在的投机行为比如抄袭或造假,带来的收益与风险成本严重不成比例

  一场沸沸扬扬的师徒恩怨再度升级: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状告弟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侵犯自己的科学技术成果权一案,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陆道培要求黄晓军及其单位公开道歉。据了解,由于该案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规范问题,社会关注度较高,故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本案进行监督。

  学术风波接连不断

  事实上,近年来的学术抄袭风波可谓接连不断,不少学界名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去年3月10日出版的国家级核心期刊《文艺研究》,刊发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长篇论文《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文章中,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读书》杂志前主编汪晖写于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被指存在多处抄袭。王彬彬称,他通过比对发现,汪晖的抄袭对象至少包括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等5部中外专著,抄袭手法则包括“搅拌式”、“组装式”、“掩耳盗铃式”、“老老实实式”等。

  而在去年7月,有网友发表系列长文,题为《朱学勤:学术界的又一个“汪晖”?》。在6篇文章里,该网友通过比对指出,上海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朱学勤早年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存在抄袭嫌疑。仅仅几天之后,该文已经被各大学术网站迅速转载。

  上述两起抄袭风波尽管名噪一时,但都“无疾而终”,另一方面,在学术界乃至高校,抄袭之风也大有从“潜规则”发展为“显规则”之势。

  “和其他两位学者的书有不少雷同之处,好几个地方整整半页都是完全一样的,既没有引号也没有注释。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抄的。”北京一所重点高校的一位硕士研究生这样向记者描述他的一位同学替导师编写的一本书,而这样的书,他的同学一年能写七八本。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