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李志民:“超前部署”才能支撑教育现代化
2017-12-13 《中国教育网络》 李志民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互联网正在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科技创新正在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的极限,信息时代更是赋予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只有培养出适应现代化需求的人才,才能谈得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离2020年仅余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将如何审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如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互联网在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正在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一发展现状,改变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的屏幕化和碎片化特征下,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无处不在,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我们的教学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的传授向“影响式”和“互动式”教育转变。翻转课堂、可汗学院、MOOC、云端学校等的出现,导致现有的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而重构学校的存在方式。

  面对这样的挑战,作为大学发展的掌门人,各大高校的校长、资深的教育学家,已经感觉到了现代化使命的紧迫性。那么,如何在制定教育现代化的规划中,切实完成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怎样为建设信息化国家培养足够的人才?

  首先,作为一校首席信息官的CIO,在进行学校的信息化顶层设计时,应超前规划;在实施学校的信息化具体任务时,要超前部署。只有信息化工作超前规划和部署,才能对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或未来发展建设形成有力的“支撑”。

  其次,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更是需要渗透到日常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应用习惯,只要网络在,就是课堂在,就有老师在。

  第三,信息技术不是偶尔的一次展示,而是需要切实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得到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更好的学习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成为常态化的应用。因此,在顶层设计中有必要设计并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应用机制,切实地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同,使他们更快地共享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福利。

  本期,我们看到,包括国家在针对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行动计划部署、教育网CERNET的建设部署中,都提及“超前布局”,各高校的校长们,在信息化相关的访谈中也都多多少少提及“超前”二字,许多高校基本都已经制定了自己清晰的信息化建设路径图,相信我们离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日渐接近中。(《中国教育网络》2017年12月刊刊首语,责任编辑曾艳、付宇凡,主编李志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