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十年打造隐形卫士 16公里电子围栏保障世博园安全
2010-05-20 科技日报 汪炜;王春

  上海世博园内馆壁生辉,欢声笑语,而园区工作人员承担的安保重任可不小。在每天承载几十万客流压力的世博园区外,竖立着一道长达16公里的隐形围墙,正是这道“不入眼”的围墙充当着隐形卫士,为世博会的安全保驾护航。打造这道围墙的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营冠和他的科研团队。

  徒步环行世博园

  “爱看数据,喜欢讨论。”王营冠实验室年轻的技术主管小何把王营冠的科研风格总结为两点。从高速数据自动化获取、卫星测控技术等方面的科研转向传感网、物联网的研究,刚步入不惑之年的王营冠已经获得多个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不少领域留下科研足迹,但是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一点没变。

  2010上海世博会对安保工作提出很大挑战,最大挑战来自于复杂多变的围栏。世博会期间,242个国家和地区入驻世博园,园区规划用地5.28平方公里,周界长度为45公里,总长相当于绕一个400米长的足球场跑道112.5圈,防区数量达900个之多。周界长、会展时间长,仅靠人防、物防的投入将非常巨大,建立高科技的综合防入侵电子围栏迫在眉睫。承担此项任务后,王营冠带着团队成员在世博会周边进行实地探测。当时的世博园区可不像现在这样光鲜亮丽,园区内刚刚拆迁完毕,废石、垃圾还有坑洼的土路,王营冠就这样边走边测边记录,深一脚浅一脚,把世博园区的十几公里的周界走了几遍,获得了丰富准确的一手数据。

  模拟环境反复试验

  尽管“电子围栏”此前已在浦东国际机场“上岗”,但“无线传感网络”应用于世博会,这还是世博历史上的第一次。

  早在10年前,微系统所便开始启动研究,至今一直保持着与世界同步的发展势头。貌不惊人的“电子围栏”为世博园区架起了一张隐形保护网:红外、震动等各种传感器时刻感知并辨别着各种入侵——是大风吹落的树叶,还是游客的无意碰触,或是恶意闯入?它能一一区分;微型雷达侦探低空抛物的入侵;另一些传感器埋在地下,随时监听着挖掘的声音,防止地下入侵……

  世博会在5月到10月底举办,酷暑、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都将遇到,会给电子围栏的监控带来不少干扰。由于周边环境复杂,围栏每隔几米就要设置一个单元进行探测,数据繁多,系统运行压力大,如何建立合理的控制模式成为科研人员遇到的又一个难题。王营冠带着团队成员在世博园周边和嘉兴建立模拟实验场,反复试验论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大家聊到凌晨两三点是经常的事情。”实验室的小何回忆,王营冠经常就某个解决方案组织成员共同讨论,这样的聊天可不是拉家常,而是摆出实验数据,让每个参与者谈想法,找思路,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经常在这样的讨论中“脱颖而出”,使难题得以破解。

  “有难事,找冠总。”实验室的小贾说起自己的主任很是佩服,“冠总”是实验室技术人员对王营冠的昵称,“冠军领导”成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定心丸。世博会电子围栏项目任务重、时间紧,常常要牺牲周末假期做科研。外场测试时,王营冠总是冲在最前面。项目阶段性评审,资料准备时间紧,每回小何写完初稿已近凌晨,王营冠接上小何的班,半夜爬起来修改整理,为第二天的项目汇报做足准备。今年1月份,数九寒冬,在世博电子围栏测试微调的最后阶段,王营冠带着技术人员,通宵达旦地在嘉定的外场实验基地战黑夜、斗寒风,一做就是好几天,终于顺利完成调试。如今,世博园区的隐形卫士正默默地守卫着园区,为它的安全顺利运营助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