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陈萍获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1-12-08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激励她们继续从事科学事业,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今年共有十位杰出的女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萍榜上有名。

  陈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萍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并获同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评审会评语:

  陈萍主要在金属—氮基和金属氨基硼烷两类储氢材料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有效地拓展了储氢材料领域,其中金属氨基硼烷已被美国能源部列为储氢目标材料体系。她的研究使氢作为高效、洁净、可广泛利用的能源成为可能。

  陈萍从小就对科学家充满了向往,认为科学家是一个了不起的职业。“上小学的时候,我把电线插水里,水里就冒出氢气和氧气来,我当时觉得特别好玩。”这就是陈萍和化学的第一次接触,也让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神奇的学科。本科时,她选择了厦门大学化学系,一直在那里读到了博士,并沿着这条科研的路一直坚定地走了下来。

  陈萍选择的这条道路是环保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如果到2020年,全球15%的人口都拥有自己的汽车,那么地球上将会有11亿辆汽车,如果那时依然使用化石能源,那么环保和能源枯竭所带来的压力将不堪重负。因此,寻找环保新能源,成为全球汽车业的当务之急。许多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实施氢能战略,但是50年来,氢能的使用仍未能商业化。换句话说,氢能一直在发展,但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真正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对此,陈萍认为原因主要是三方面:一、燃料电池成本高;二、现有的氢气储存方式不够好,储量少;三、氢气的制造依然不够环保,在制造过程中会有许多污染和浪费。

  目前,氢能汽车大多使用高压储氢罐,它的缺点是储量少、成本高,而且有一定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萍带领研究组进行金属氢化物储氢研究,创新性地将氮元素引入到储氢材料中,开创了金属氮基储氢材料体系,拓宽了原有的以金属和金属合金为主导的储氢材料领域。这一体系已成为当今储氢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引发了许多相关材料体系的建立。上述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Nature)等高水平科学期刊上。

  随后,陈萍和她的团队还首次提出了一种正氢和负氢的作用机制,并将这种机制应用于储氢材料和储氢过程的设计,于2008年开创了金属氨基硼烷(MNH2BH3,M=Li,Na,K)材料体系。这种材料由于储氢效率高,已被美国能源部列为储氢目标材料体系。

  现有的储氢材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逆储放氢的,类似充电电池;另一种是不可逆的,用完就需要重新置换。由于陈萍团队创立的是两个新的体系,会涉及到许多材料,因此上述两种类型的材料他们都在研究,尤其是第一种。由于可在温和条件下存储大量的氢气,这项研究为攻克在氢能使用中最大的难题,即低储氢效率的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氢作为高效、洁净、可广泛利用的能源成为可能。

  听起来,陈萍的科研道路似乎一帆风顺,其实并非如此。在新加坡做博士后时,陈萍发现的一个现象经过报道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然而重复实验的结果证明她是错的,一时间各种怀疑的声音扑面而来。在巨大的压力下,陈萍并没有放弃,而是花了两年的时间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更好的成果。陈萍告诉我们,她的女性同学和学生中,最终从事科研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放弃了。对此,陈萍建议说:“如果你觉得特别爱科研,那你就要坚持,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爱不爱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每当遇到有天赋的女生时,陈萍都会给她们很多鼓励,引导她们走向科研的道路。她认为,现在社会对女性的一些传统要求在减少,例如繁衍后代等,这就给了女性更多的发展空间,女性应该敢于追求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事。

  对于陈萍挚爱的科研事业,家人给了她很多的支持和理解,这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做商务的丈夫虽然不能与她讨论专业问题,但往往能从其他角度给她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启发。除了工作,陈萍大部分时间都陪在丈夫和母亲身边,此外,她还喜欢旅游,去过缅甸、尼泊尔、西藏等地。

  从当年那个心怀科学梦想的小学生到今天成果卓著的女科学家,陈萍用行动告诉我们热情与坚持的力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