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四院士纵论新中国成立60年重大工程科技成就
2009-09-22 新华网 吴晶晶

  三峡工程:中国水利建设的骄傲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曾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陆佑楣院士,对三峡工程有着特殊的感情。

  “三峡工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伟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其设想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经过几代中国人的不懈探索,实质性大规模的勘探、设计、规划、调查、论证工作都始于新中国。”陆佑楣说,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国完成了三峡工程项目的论证决策,并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凝聚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

  陆佑楣曾参与了三峡建设中总体布局、交通运输、导流围堰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决策。他认为,长江三峡工程是一项巨大的防洪减灾工程,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程,是长江重要的航运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生态环境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是人类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用工程措施来改变自然状态,让它更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三峡工程是中国工程科技的胜利。”陆佑楣说。

  大庆油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石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60年来,我国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运、利用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平稳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翟光明院士说。

  翟光明曾经参加了包括大庆油田在内的我国多个大型油田的勘探工作。他说,大庆油田从1959年发现、发展至今整整50年,依靠科技进步和各项技术的发展曾经连续27年稳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已经累计生产原油23亿吨,“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大庆油田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壮大树立了榜样,引领和推动着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健康、深入的发展,使中国石油工业从东部到西部,从陆地到海域,从国内走向国际,已经建成大庆、胜利等24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已建成年产原油超过2亿吨和年产天然气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翟光明说。

  他说,展望未来,中国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挑战共存。“我相信依靠科技和理论的创新,转变思路,积极面对,科学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一定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