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科技扶贫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
2018-03-14 科技日报

  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到了科技扶贫的小故事——在偏远山区,农村科技特派员用以豆换豆的方法,帮助提高改善土豆品种,产量增加了4倍;用以羊换羊的方法,提高养黑羊的产量,一年能下四个崽,而过去只是一个;黑羊得了包虫病,科技特派员不仅给羊吃药,还给狗吃药,因为狗是病原。

  数字和事实最能说明问题——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提高了作物产量和牲畜繁殖率,帮助农民找到了牲畜的病因,并且从源头上彻底治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取得如此成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导思想的切实贯彻落实,推出诸多瞄准贫困“病根”的举措,各种人财物的高效调配、协作等等。这当中,科技的力量、科技工作者发挥的作用显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也是一样。正因此,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造血式扶贫”,成为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重要要求和人们的共识。

  脱贫攻坚领域的“渔”是什么?科技无疑是答案之一。事实上,科技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已然硕果累累——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围绕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瞄准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成功创造了不少科技扶贫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时下,我国的扶贫脱贫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这对相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不仅不能松懈、偷懒,反而要比之前更咬紧牙关、更努力创新、更科学部署、更周密落实。应该正视的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科学知识、科技人才、科技资源仍比较匮乏,科技扶贫任重而道远。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带来了自己的扶贫故事和经验:作为一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郭素萍代表称,磨破了嘴皮子去讲,村民才勉强接受了“苹果套袋技术”,但她坚信“掌握一门技术,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呼吁加强林果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地道农民,李素环代表给1400多名瓜农、菜农建了9个微信群,随时回答他们遇到的难题……这些分享和呼吁,既道出了现实难题,也提供了解题的思路,比如,如何激励科技工作者扎根贫困地区的积极性?一些地方让科技特派员从增收中提取收益的做法是否可以推广?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普及推广科学养殖种植常识和技术?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是扶贫的目标和任务。兑现承诺、实现目标,科技扶贫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