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科技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08 中国科学报

基础投入加码 创新驱动加压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凝心聚力的报告,是一份开好局、起好步的报告。

  面对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给了科技界代表委员强有力的信心。

  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对基础研究“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振奋。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与变革的原动力,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但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投入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同时,我国科技创新长期存在重视短期效益、淡化长期影响的弊病,“短平快”的常规科学范式研究较多,引领性、颠覆性、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不足,破“五唯”后的价值导向依然模糊。

  加强基础研究,我们首先要增加“压舱石”,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快实施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对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和基础研究项目,在增加经费投入的同时放宽经费使用年限,比如采取5年+5年的模式,促使更多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

  其次,我们要打开“校正仪”,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通过揭榜与自命题的方式,选定基础研究“特区”并给予稳定支持,设定十年或更长的期限,不考核一般论文成果,只关注研究价值和实施进展,改变快出成果、多发论文、争评职称、抢高帽子的“怪圈”现象。

  最后,要抓住“生命线”,加强卓越创新人才的“引育”。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把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加强高质量学术就业引导,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为基础研究输送强大的后备力量。持续实施“国家高端人才”计划,引育并举,全方位支持人才发展,构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制度体系与生态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孟洛明: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预计2.4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十四五”规划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在这个背景下,2021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这意味着国家对基础研究更重视了。

  但是,我们不仅要重视经费投入,更要重视产出效果。

  那么如何增加产出?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释放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必须让广大科技工作者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不再是为了完成指标、考核,不得不干。只有这样,我国的原始创新成果才能源源不断地出现。

  至于具体做法,其实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

  比如,国家已经在试点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免去很多“盖章、填表、报材料”的琐碎杂务,受到了科研人员的欢迎。因此,我希望能在基础研究领域加大力度推广经费使用“包干制”,从而减轻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烦恼,使他们潜心向学。

  争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任伊彤: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我非常高兴。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北京已经明确提出要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这意味着北京将以更开阔的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更好优化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

  我参与了“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的相关研究和起草工作,走访调研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与科学家和企业家座谈交流。我希望,北京能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锻长板、补短板”;抓紧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重点任务予以量化、细化、具体化、项目化,进一步明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具体路径和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提示我们,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它不仅可以推动优势科研力量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集中度、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很多城市都正在积极争创。

  我所在的大连,科教资源密集、创新实力突出,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东北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赋予了大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的定位,重点在大连高新区建设国际一流的科学城,并列入大连“十四五”发展规划,举全市之力加紧实施。

  因此,我非常希望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能将大连科技新城建设纳入国家相关计划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规划,支持其成为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布局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策源地、东北振兴的科技创新源头,树立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标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史浩飞: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种大型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将科学创新与区域经济的特点相结合,建立特色的创新中心。

  今年2月底,科技部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其中,重庆、成都、西安被委以重任,明确要“打造区域各具特色的创新高地”。

  科学最终的目标是创造新的知识,相对于科学,技术当前对西部发展的牵引作用更强。但目前,关键核心技术和与产业相结合的研究大多仍然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研究最好能跟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中国科学院设立在西部地区的研究所,本身就是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可以促进地方产业的升级转型。同时,这些研究所也可以作为支撑地方科技发展的“桥头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这些机构,对接中国科学院庞大科研体系中的丰富的创新资源,服务区域科创中心发展。

  企业创新再添一把火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工作的分量很重。特别是在介绍2021年重点工作时,提到“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认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应得到进一步加强,报告中也对此予以强调。结合我从事科研工作的体会,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或者创新链条应分为9级,1~3级是基础研究,4~6级是成果转化,7~9级是具体产品。如果按分工来讲,科学家应该着力1~3级,企业参与7~9级,中间的4~6级需要双方进行深入合作。

  以我从事的纳米科技以及纳米药物研发为例,事实上,国内医药方面的基础研究水平不差,甚至有些研究方向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队。而要把基础研究成果变成真正的药物,还需要企业投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因此,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真切期待企业能以更高的境界和更长远的眼光看待科技创新,与科学家紧密合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志向,真正长期投入研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