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李克强总理等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
2013-03-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俄新社记者:您刚才谈到中美关系问题,我不能不问一个关于中俄关系的问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俄罗斯,作为新一届总理,您怎么评价中俄关系?将在哪些方面推动中俄合作?

  李克强:习近平主席即将访问俄罗斯,这本身就说明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我还记得去年访问俄罗斯,俄罗斯领导人同我会面的时候,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很好了,没有什么谈不拢的,大家是不是多用点精力谈谈务实合作的事。我在同俄罗斯地方、民间人士接触过程当中,也深感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提升中俄务实合作的水平,发挥中俄经贸互补的优势。我还记得出席一个经贸方面的论坛,当时中俄双边贸易额是800亿美元,我就憧憬,通过共同努力,再翻几番没有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共赢。

  中俄推动务实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加强沟通协调,不仅有利于巩固双边关系,而且有利于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稳定。事实上,中国同周边国家一直在推动互利合作、互利共赢,发挥相互优势,使双方关系迈上新的台阶,使亚太地区和平、发展与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刚才主持人说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今天在场的有很多来自国外的记者朋友没有机会一一提问,我想再讲几句。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看有关中国问题的报道,当然主要是国际舆论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大概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担心中国经济能不能够持续发展;还有一个是担心中国发展起来会不会恃强称霸。

  这两种疑问我认为都可以打消。中国有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推进社会进步。中国有13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我们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的信条。

  这里我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意志。这两条原则并行不悖,符合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秩序的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努力,守护21世纪的全球和平与繁荣。谢谢各位。

  刚才主持人又向我“示表”了,时间到了。我知道许多人可能很早就来到这里了,如果没有新闻记者,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新闻了。你们很辛苦,也请保重,我们还有机会再见。再次谢谢各位,再见。

  这次会见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历时1小时47分。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约800名。(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相关报道:

  李克强总理会见两会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

关键字一施政纲领

  >>李克强: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关键字二、施政任务

  >>李克强:新一届政府要实现三项任务 需要有三大保障

关键字三、和平发展

  >>李克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守住21世纪的全球和平与繁荣

关键字四、深化改革

  >>李克强: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关键字五、经济发展

  >>李克强:未来中国经济环境依然是严峻复杂

关键字六、机构改革

  >>李克强谈机构改革: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 社会可做好的就交给社会

关键字七、行政审批制度

  >>李克强: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

关键字八、城镇化

  >>李克强: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 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关键字九、住房保障

  >>李克强谈城镇化: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 一边是棚户连片

关键字十、反腐败

  >>李克强:中国政府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

关键字十一、政府开支

  >>李克强约法三章:本届政府一律不得新建楼堂馆所

关键字十二、环境污染

  >>李克强:对重点地区要限期治理 对水污染、土地污染要摸清底数

关键字十三、食品安全

  >>李克强: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要坚决查处

关键字十四、劳教制度

  >>李克强:中国劳教制度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关键字十五、两岸关系

  >>李克强:更多地考虑台胞的福祉和利益 愿与台湾地区共享发展的机遇

关键字十六、香港发展

  >>李克强:推动内地香港深化合作的"大礼包"要一个个打开用好用足

关键字十七、中美关系

  >>李克强谈中美关系:相互尊重对方的重大关切

关键字十八、中俄关系

  >>李克强:中俄没有什么谈不拢的 可多谈务实合作的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