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记者:您多次讲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最近在一些主要网站上,好多网友都在讨论这句话,也有足够的期待。现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深水区的改革相当困难,可能会触及到一些利益群体,甚至可能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通过改革来释放红利?对下一步推进改革您有什么样的考虑?着力点主要在哪些方面?
李克强:我之所以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如果说到重点,那就是围绕我前面讲的三项任务,去推进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结构,更多向民生倾斜。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而且要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用开放来带动转型,重点是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当然,中国的贸易,包括商品的贸易,未来几年都会继续增长,这对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对于中国企业也是在公平竞争当中提升企业层级的好机会。
改善民生离不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应当敢于直面城乡、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特别是直面有8亿多农民和5亿市民之间的涉及人口最多的城乡差距,采取措施,逐步使其缩小。还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异地报销、异地接续能够逐渐实现,这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同时,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还要推进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比如说,现在高等院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我们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更有希望。
当然,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至于你刚才说到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相关报道:
李克强总理会见两会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
关键字一:施政纲领
关键字二、施政任务
关键字三、和平发展
>>李克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守住21世纪的全球和平与繁荣
关键字四、深化改革
关键字五、经济发展
关键字六、机构改革
>>李克强谈机构改革: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 社会可做好的就交给社会
关键字七、行政审批制度
关键字八、城镇化
关键字九、住房保障
关键字十、反腐败
关键字十一、政府开支
关键字十二、环境污染
>>李克强:对重点地区要限期治理 对水污染、土地污染要摸清底数
关键字十三、食品安全
>>李克强: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要坚决查处
关键字十四、劳教制度
关键字十五、两岸关系
>>李克强:更多地考虑台胞的福祉和利益 愿与台湾地区共享发展的机遇
关键字十六、香港发展
>>李克强:推动内地香港深化合作的"大礼包"要一个个打开用好用足
关键字十七、中美关系
关键字十八、中俄关系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